Page 50 - 明初 宁献王朱权制 “飞瀑连珠”琴
P. 50

朱权(1378—1448)于琴史鼎鼎大名,不烦详述。其为朱元璋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

          封于大宁,二十六年(1393)就藩。建文元年(1399)其四兄朱棣起而「靖难」,大宁
          正在北平后方,地位对交战双方均万分敏感。结果十月朱权极为蹊跷地被朱棣挟持,并

          尽收其精兵。事成后,显然经过十分周密的考虑,永乐元年(1403 年)朱棣将朱权改封

          南昌,兼顾奖赏和监视。朱权十六岁以父命据守最边关,豪气纵横,焦竑《国朝献征录》
          云其「始能言,自称大明奇士」。(卷一「宁献王权」条)权七世孙朱谋㙔(1552 -

          1624)《藩献记》、朱谋垔(1584 年- 1628 年)《续书史会要》均有因袭记录。及移

          藩南昌,朱权也才不过二十六岁,然在皇帝兄长的鹰视虎顾之下,只能「老气」起来。
          是以逃之仙道,避于艺文,成为他退嫌养晦的方便法门。朱权筑道观,朱棣赐额「南极

          长生宫」,二人的政治太极推手可称老练。朱权于是别号臞仙、涵虚子、丹丘先生,乃

          至南极冲虚妙道真君、南极遐龄老人,如是等等。不但「终成祖世得无患」(《明史》
          卷一一七「诸王传二」)此后又历洪熙、宣德、正统三朝,得以善终。

                                                                                          朱权(1378-1448)
          今存见于著录,挂名朱权者的著述多达 70 余种,这自然出于他的才力,但也有赖其身为

          传奇亲王的财力和势力,才可以组织多方资源。于琴有关者,首当洪熙元年(1425)刊

          刻的《神奇秘谱》,此为明朝首谱。于今宋元谱均已失传,更显出其至高的地位。朱权
          之于琴,明代当朝即受追捧,附着诸多故事,后世更加顶礼。如此「飞瀑连珠」琴的纳

          音刻款,自然毫无奇怪地与他联系起来,而被视为奇珍。



          然而「皇明宗室云庵道人」云云,有明一代,可自称「皇明宗室」者,多达数十万,固

          远不能只有朱权一人。宗藩中有缀以「道人」者的别号,至少有 71 个,涉及 69 人,(王
          岗《明代藩王与道教》页 220,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9 年版)其中未检得「云庵道人」。

          可查到号「云庵」者,仅《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所收,就多达 11 人,而又均非朱

          姓。朱权别号十来个,却也并无「云庵道人」的记录。只是他存世的撰辑已失其半,仅
          余三十多种。因而,这是一件无法下结论的事情。不过,嘉靖时王同轨《耳谈类增》卷

          十七「脞志地里居室篇」有「云囊」条,记云:



          臞仙者,宁废王之先王也。多艺好文,兼善摄生。每月令人往庐山之巅,聚稠云三十囊

          以归。结小屋曰云斋,障以帘幕,每日放云一囊,令四壁絪缊袅动,如在岩洞。有诗曰:
          蒸入琴书润,粘来几榻寒。小斋非岭上,弘景坐相看。贵人岳岳,乃有此清味哉。弘景

          行山中,常聚云褎袖内,遇客辄放之为赠。其曰,不堪持赠君,以其人远耳。谢逊甫谈,

          豫章王孙好于春腊,以梅花菩蕾蜡封之,置盂中,令其濯热溶化,花片片浮出,真云斋
          佳品,豫章清亊也。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