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4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
P. 254

它不是一幅简单的普通国画,它是傅抱石先生对

                                                                   东晋顾恺之《画云台山记》,进行深入研究所得
           画云台山记图卷                                                 的重要成果,它不只是再现了顾恺之设想的山水


                                                                   长卷(或为壁画)的画面,更重要的是填补了中国
           —美术史研究的硕果                                               美术发展史上一段空白,使中国山水画史从而得

           文/叶宗镐                                                   以完整建立,并向前推进了数百年。








           一九四一年九月,郭沫若先生为傅抱石所画《画云台山记图卷》                            人是写不出中国画史的,更不在话下。这当然地引起了傅抱石先

           (一般简称作《云台山图卷》)赋题四绝:                                     生 “深深的感慨”。问题在于伊势的文章实际上并非那么出色,
           其一:画记空存未有图,自来脱错费爬梳。笑他伊势徒夸斗,无视乃                          作者并没有读懂《画云台山记》这篇古文。标题、断句都不正确,
           因视力无。                                                   解释牵强附会,甚至 “把原来可通的倒弄的非驴非马”了。这就
           其二:乱点篇章逞霸才,沐猴冠带傲蓬莱。糊涂一塌再三塌,谁把群                          是郭沫若先生诗中所讥讽的:“笑他伊势徒夸斗,无视乃因视力
           言独扫来?                                                   无”,“乱点篇章逞霸才,沐猴冠带傲蓬莱,糊涂一塌再三塌,谁
           其三:识得赵升启楗关,天师弟子多斑斑,云台山壑罗胸底,突破鸿                          把群言独扫来?”
           蒙现大观。
           其四:画史新图此擅场,前驱不独数宗王,滥觞汉魏流东晋,一片汪                           “独扫群言”的应是中国学者,抱石先生立即用日文写了一篇批
           洋达盛唐。                                                   驳文章:《读〈自顾恺之至荆浩 · 中国山水画史〉》,同时恐其未

           这四首诗已经概括地指出了《云台山图卷》产生的前因后果,它的                           必肯予发表,又译成中文邮传国内,刊于《东方杂志》“日文原稿
           学术价值,以及它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价值,以及它在中国美                            迟至一九三六年五月方在《美之国》杂志刊出”。此后,抱石先生
           术史上的重要意义。                                               下定决心向这篇千五百年来“自古相传脱错的《画云台山记》进
                                                                   攻”,“断断续续地大约搞了六七年”。到一九四零年,正值抗战
           《云台山图卷》自一九四零年至一九四一年间先生曾画过三次,                            期间,生活艰苦,物资匮乏,特别是缺少参考资料和图书,虽然困
           还不包括图卷的设计示意图。他所以对这个题材如此偏爱而一                             难重重,仍“忍穷饿以治艺事,用力至勤”(胡小石先生语)。居
           画再画,不是没有缘故的。围绕对东晋顾恺之《画云台山记》一                            然又完成了《晋顾恺之画云台山记之研究》。此文较前文考订更

           文的解释,他曾经和日本的学者展开一场争论,并为此而倾注了                            加严密翔实,发人所未发,创造性地纠正连《书记》许多脱错的
           许多心血汗水。                                                 字句,终于使这篇“自来脱错费爬梳”在九世纪末即已不能句读
                                                                   的艰涩文章,如拨云雾而见青天,大体上恢复了它的本来面目。
           一九三三年十二月,抱石先生正在日本留学,日人伊势专一郎以                            郭沫若先生提诗的第三首,赞扬了抱石先生的研究成就,“识得
           解释《画云台山记》为核心写了一篇《自顾恺之至荆浩 · 中国山水                         赵昇启楗关,天师弟子多斑斑”,两句指的是《画记》中有“赵
           画史》的研究报告,此书一出版立即引起鼓噪,日本学术界许多                            昇”人名,一直误为“超昇”,以致难以索解,经抱石先生研究考
           名人出来捧场,众口一词称此书为“一扫群言”的“时代著述”,                           证,问题迎刃而解,“从而全文也就像水流花开一般,基本上是
           伊势本人更是志满意得,自诩他写此书 “无视并绝不依傍任何                            文从字顺,有头有尾”于是“突破鸿蒙现大观”了。
           人的著作”,似乎日本出版的中国画史应以此书为权威,而中国






                                                             238 |  239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