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5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
P. 245

图 1 傅抱石 虎头此记自小生始得其解 寿山石 1.6 cm×1.6
                                                                               cm×4cm 1940 年 2 月 南京博物院藏
             表。1941年4月,此文连载于《时事新报》副刊《学灯》第117、124
             期,取得了极好的反响,诚如他自述:“发表以后,很快的便得到
             不少的读者来信,或询问某些情况,或商量一些问题。……大部

             分的读者来信鼓励我继续努力把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的轮廓建立
             起来。”  (3)

             正是对顾恺之《画云台山记》的深入研究,引发傅抱石对中国山
             水画的产生、发展形成了新的思考。 1941年夏天,他撰写《唐张彦
             远以来之中国古代山水画史观》《隋代以前中国古代山水画史问
             题》二文,合成《中国古代山水画史——以顾恺之〈画云台山记〉
             之新发现为中心》      (图2) ,耙梳典籍文献,考察美术文物资料,对中
             国山水画史追根探源,勾勒出一部鲜活的早期山水画发展史。
                                                                               图 2 傅抱石  中国山水画史研究 :以顾恺之画云台山记为中心
             后来,两章文字内容以“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的考察)”分别连载                                     手稿 29 页 1941 年 9 月 南京博物院藏
             于《时事新报》 1942年9月25、28日《学灯》第194、195期、《时事新
             报》 1943年6月15、21、29日“学灯”第231、232、233期。 从学术史的
             角度来说,傅抱石以顾恺之《画云台山记》为中心的早期山水画
             史研究体现出据守传统史学经脉,成为20世纪前期最为重要的
             绘画史个案成果,促进了相关课题的不断深化。                (图3)

             为了证明顾恺之《画云台山记》“主要是阐述山水画《云台山图》

             的情节、构图、处理设计,并且这一设计绝非空洞敷陈之作,而
             是非常的具体细致,不仅可读,而且可画,每句话都能用具体形
                                                           (4)
             象表现出来,以证明当时的山水画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 ,
             傅抱石别出心裁地依据顾恺之原文,构画《画云台山记设计图》
             《画云台山记图》以形象地说明问题。
                                                                               图 3 傅抱石  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的研究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0 年 3 月
 22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