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中国书画夜场
P. 32

2506







               李可染  1907-1989  愛晚亭

               Li Keran  Pavilion of Loving the Evening

               鏡心  設色紙本
               mounted; ink and color on paper


                 ×   cm.      / ×    /  in.  约 . 平尺
               RMB: 300,000-400,000

               【題識】愛晚亭。可染。

               【印文】可染、廢畫三千































                   紅色是最讓人情緒激昂的顏色,也是中國山水畫中最難駕馭、最需要慎重施用的色彩。準確把握、精熟駕馭
               作為原色之一的紅色,需要具備全面的修養與素質。李可染先生便是運用色彩且使用紅色最為準確、傳神的大師之
               一。在李可染先生的作品中,真正能划入紅色類的應該只有《萬山紅遍》、《愛晚亭》此類題材作品。

                   上世紀七十年代,李可染根據***《沁園春·長沙》的意境,以「愛晚亭」為對象創作了一系列畫作,此
               《愛晚亭》當為其中之一。畫面的中心建築「愛晚亭」是革命活動勝地,曾被當時眾多畫家反復描繪。***青年時
               代在第一師範求學時,常與羅學瓚、張昆弟等人一起到岳麓書院,談論時局,探求真理。此畫意境正是取自《沁園
               春•長沙》,描繪在秋季楓林紅遍的愛晚亭中,兩個青年人正在等待迎接另外兩位好友的到來,共同指點江山、激
               揚文字。

                   圖中以一座雙層涼亭為中心,以簡潔的筆觸表硯出亭子清晰的結構。亭子內外分飾人物兩組,亭內二人一閒坐
               於石台之上,另一人一眺望於叢林之中;人物分布隨意自然,通過台階、小路遠近對比來增加亭子縱深之感。四周
               為濃淡不同的樹叢,或高或矮,或實或虛,或密或疏,形態迥異。亭前略為對稱分布的大樹突出畫面結構,為涼亭
               的塑造獨辟蹊徑。遠處大潑墨並非平鋪,其中已然可辨叢林堆疊的層次、使畫面更為深邃幽遠。整個畫面用墨蒼潤
               相濟,乾濕並用,表現出作者顯著的筆墨特點,再施紅色來破墨,使色中有墨,墨中含色,樹葉的畫法便是最好的
               體現,於墨色中表觀其鬱鬱蔥蔥,繁茂崢嶸,用紅色彰顯可染心中對祖國山水的赤誠之愛。                                                 愛晚亭實景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