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中国书画夜场
P. 36

2507






               黃賓虹  1865-1955  江岸閒庭圖


               Huang Binhong  Jialing River Scenery
               鏡心  設色紙本
               mounted; ink and color on paper


                 . ×  .  cm.      / ×    /  in.  约 . 平尺
               RMB: 1,500,000-1,700,000


               【題識】嘉陵江上舟中所見。賓虹。

               【印文】黃賓虹
               【展覽】「黃賓虹、徐悲鴻、傅抱石三家特展」,國泰美術館(台灣),1983年。
               【出版】1.《國泰美術館書畫精選第一集》第44頁,國泰美術館,1979年。
                      2.《黃賓虹的繪畫思想》,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
                      3.《藝術家》總第92期扉頁,第十六卷第二期,藝術家雜誌社,1983年。
























               出版書影


                   賓翁小幅滿山滿水現世極少,附早期出版、流傳有序者,更是難得。

                   本幅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以小見大,咫尺有千里之趣。方寸中精耕細作,滿山滿水之中,巧妙的佈局和恰當的
               留白,表達了山嵐植物的吐納呼吸和雲霧溪水的韻律流動。其中著色用墨最值得稱道,此時賓翁對於墨法的運用已
               經進入化境,墨法更加豐富多變,畫面反而呈現出清淡之意。是幅章法開闊,取嘉陵江中坡岸山巒亭捨局部之景,
               卻甚為開放大氣,似有萬壑松林於後、萬頃碧波於前之感。中景廳捨連梁交錯,山石嶙峋,樹木姿態虯曲,水路蜿
               蜒幽深,一隻小舟從庭前水路中靜靜駛出。山谷中霧氣瀰漫,雲霧之上峰巒疊嶂,遠山影影綽綽。佈局平中出奇,
               疏密有致,虛實相生。山巒集中在畫面中間,樹木構成一種團狀結構,向內聚集,顯出一種厚實逼仄之感,又通過
               中景和遠景的留白,畫面空間得以延伸呼吸。畫法上,山石以濃淡乾濕的中鋒之筆勾出輪廓,以鬆散的筆墨皴出結
               構,濃墨與淡墨互相滲破,直筆與橫筆交叉縱橫,利用水分的自然滲化達到渾然一體的效果,再以淡石青、石綠和
               淡赭石加以暈染,墨與色錯雜斑駁,涉筆老辣,自然玄妙。整體筆墨勁峭雄健,筆筆有異,用墨蒼潤而不厚重,境
               幽深博大,亦富詩情畫意。

                   於用墨之外,用色特別是「綠」最為突出。據黃賓虹子女回憶母親宋若嬰曾言,其常協助賓虹先生作畫。畫中
               所用石綠,乃是以前清官員之朝珠,經宋夫人悉心研磨而得。朝珠堅硬,研磨起來,甚是費心費力。夫婦二人同心
               同德,亦是佳話一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