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4 - 无问西东1900-2000: 中国当代艺术特别专场
P. 174
无问西东 1900-2000: 中国当代艺术特别专场 Timeless Inner 1900-2000, A Special Selection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一般人看作品,会去辨认画面的形象,看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但我认为绘画更多是
一种可视的形象,抛开题材也可以直接注入观念。
——王光乐
王光乐是中国观念绘画的代表艺术家,N12艺术团体的核心成员。 本件《水磨石》创作于2006年,属于该系列最成熟时期,较之早
很多人将其作品归于抽象艺术的范畴,事实上理解王光乐的艺术, 期水磨石深色系的选择,这时期的水磨石采用了更为空灵的亮色,
一个关键的要素是——时间,他作品中最迷人、也是最极致的一点 不仅使得画面中的空间感更为微妙,也呼应了王光乐最新的白色系
便是其中蕴含的观念性。 列创作,是一件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品。原本坚实的“石”则幻为通
透感倍增的真空状态,画面中无数的点看似是抽象的,近看却是超
写实的具象。一件“水磨石”作品从开始到完成往往要花费数月时
间,因而数量不多,白色水磨石更是少之又少。画中每一颗石子、
石子与石子之间的疏密,仿佛被时间磨损掉的清晰的边界、这些都
经过了艺术家精心的安排和缜密的计划,王光乐的《水磨石》是介
于抽象与写实之间、理性与感性交织的时间之相。
王光乐认为绘画中所谓的抽象并不是真正的抽象,终究还是以呈现
出的具体形象而告终。在《水磨石》中,艺术家对于近乎枯燥的细
节,用写实的技法将其强化到了极致,但精神内核则从写实主义的
藩篱中抽身而出。比如他一视同仁地描绘每一颗石子,这与真正的
写实绘画在整体中区分主次的理念有着天壤之别。水磨石与其说是
王光乐工作室 绘画对象,不如说是使笔触得以出场的某种理由,王光乐通过这种
从毕业创作《午后》系列开始,艺术家便思考如何将时间的流逝感
转译至画布之上,王光乐回忆那束戏剧性的光不到一天就画完了,
但作为背景的水磨石地面他却画了一两个月,这个漫长的过程引发
了他的思考,他开始逐渐消解了光在画面里的重要性。时间是没有
情绪的、无形的存在,但在王光乐看来,却可以通过绘画过程得以
留下时间具体的痕迹,他决定提取水磨石这一元素作为纯粹的表达
对象。
“水磨石”是王光乐2002年开始的系列,也是其艺术生涯最早的抽
象探索,水磨石是当时流行的建筑材料,王光乐通过不厌其烦的、
耗时漫长的过程把水磨石上细微的纹理毫发毕现地再现到画布上,
试图以无意义和无情感的状态表达一种对时间性与痕迹的记录。强
调时间性是王光乐创作的方法论,他将创作过程压缩到一个二维画
布上,让观众在面对作品的一瞬间体验到被压缩的时间。 王光乐在勾画水磨石
中国嘉德 CHINA 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