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饕餮——中国古代重要书画专场
P. 84
的,也开设学直学士、御制阁等职务来管理,其实,宝 义大夫宝文阁侍制李公墓志铭》中记载:李诜 (1143—
谟阁是虚,目的在于拉拢有名的士人、道士而已。那 122O),字诚之,号臞庵,福建晋江人,资政大学士李
么,问题来了,这位受信人“判县宝谟郎中”究竟是谁 丙之孙,先后在兴化军、漳州、黄州、蜀凝路、荆湖北
呢? 路等地任职,开禧(1205年)初年,由廷尉三年后升任
吏部郎、大理少卿、大理卿等职务。开禧兵败后,不畏
二、“宝谟郎中”小考
惧韩侂胄的威胁,公然上书乞求惩治叛首邓友龙、苏
根据目前的文史资料可知,白玉蟾写过336首诗,在诗 师旦二人,并将二人治罪。在嘉定二年(1209)年,任
中与白玉蟾有过交往并且在宝谟阁担任过御制阁职务的 户部侍郎,由于不断提出改革,伤及权益者,被弹劾
人只有二人:一个是王居安,另外一个是李诜,因此, 失职。嘉定三年(1210)年,在静江府、或者桂林出任
这个“宝谟郎中”是哪一位呢? 广西职,任兵戌守边疆,防守江西李元砺有功。嘉定六
再查《宋史》中的传记,王居安于嘉定十五年(1222 年(1213)年,才以敷文阁待制出任建宁府。翌年,进
年)以宝谟阁御制知温州,后在理宗继位后,他又以敷 职三等,奉万寿寺禄归隐泉州。卒于嘉定十三年(1213
文阁知福州。有学者(曾金兰)认为白玉蟾是经过仙槎 年)十月八日甲子。享年77岁。
斋主人陈丹华绍介而认识的,即在嘉定十五年之后,二 再考证白玉蟾与李氏的交往史实是在嘉定庚辰年(1220
人的交往是在王居安从温州到福州作职的这段时间,目 年),白玉蟾到阁皂山时,结识了总官大宫专寂先生
前传世的有白玉蟾写给王居安的三首诗,一是《沁园春 朱季湘,并为新建立的新昊殿作《阁皂山真宫昊天殿
*送王侍郎帅三山》、一是《柳梢青*送温守王侍郎帅三 记》,时值朱季湘赴泉州,白氏为他写了一首《送朱督
山》和一首《送王待制自温州移镇三山》,其中一是: 监入闽序》,文中就提到了在泉州的诸公,尤其值得注
锦绣文章,圭璋闻望,碧落侍郎。昨履声渐近,星辰避 意的是,白玉蟾一再叮嘱朱氏说,如果李诜问及自己的
次,竹符重剖,湖海生光。委羽天空,石桥水冷,每为 近况,“当告之以走,犹未死也。”(《白玉蟾全集》
众生时雨滂。君知否,是民心襦裤,吏胆冰霜。 第192-193页)在嘉定十一年(1218年)李氏修书给白
少须召入鹓行。也不念无人荷紫囊。有本朝曾旦,移春 玉蟾,其内容是:诜悚息启上,琼山居士,道契一别。
手段,旧家羲献,补月心肠。此去三山,却登八座,已 倏经年,岁月如许。一鹜孤飞无定处,走天台,游庐
准金瓯姓氏香。还朝处,双凫作对,五马成行。 阜,今又过三山,何异朝粤暮梧也。然尺书面目,常常
堕前,珠玑翰墨处处布,如月行天,夜夜瞻仰,日来秋
其二是:春暖涂歌里咏喧,鹑衣百结过苏天。九重亲擢
冬之初,寒烅不定,伏想真气炼就,超乎坎离之外,在
公为此,百姓皆云我自然。五马重来寻墨沼,一麾又去
处有物护持,不在多视。诜行年七十有五,老境多逆,
镇闽川。庙堂相位犹虚左,已筑沙堤在日边。
乃蒙飞章投简,特为启醮。顾怅尘缘,安得道根,可以
从诗中可知,王居安与道教炼丹无关,且王居安在福州 称是,因作二句云:但得此身常老健,更于何处觅神
为官五年,在这期间,白玉蟾与王居安二次在福州相 仙。谩奉一笑。伏读著述,甚胜且大聪明。‘随身无片
见,相谈甚欢。种种迹象表明在本信札中的所有内容不 纸,落笔满四方。’人所难及所愿,收敛光芒,更不作
相接合。应当不是这个“宝谟郎中”,尤其是在本信札 此清静业。尤为奇特最盛,不知如何见?桂隐云:有人
中,“玉蟾记得别时松间酌酒,柳岸分襟,握手如痴, 即行,匆匆,不多及一切,长语烦议,略之,诜悚息启
转头似梦,人间又九度莺花矣。”莺花(yīng huā) 上。”(《白玉蟾全集》第1167页。)
的意思是:莺啼花开,泛指春日景色。即在本信中说的
白玉蟾文中所说的“尝为观使待制”则说明白、李二人
是:白玉蟾和这个“宝谟郎中”是在松间喝酒后,九年
是在某道观中相识,李氏有此职务,才有机会接待白玉
来没有相见过,这与王居安的交往不符合。由此可以断
蟾。这与宋代祠禄官员有关,“以此食禄者,仍听从便
定:此人不是王居安。
居住。”经考,李氏受此祠禄官职,先后有二次,一
再有在本信札中,还提到这个“宝谟郎中”:“玉蟾常 次是在京城罢职后则是在嘉定二年(1209),第二次是
敬足下性无尘俗,学有源流,德冠先天,理赅太极,点 在“因公丐罢”进职三等受万寿祠并归泉的嘉定七年
黄变白,究穷金石之精微。”王居安未入道教,而且也 (1214年)。
不信仰炼丹,故可以将王居安排除了。
从此文中的“行年七十有五”可知,李氏是在嘉定十一
还有一个假设,假如白玉蟾写给王居安的话,上款应当 年(1218)年写此信的。本文中的“道契一别。倏经
是“敷文阁郎中”这个官阶高一些,而不是这个“宝谟 年,岁月如许。”则说明白、李二人相识更早,至于相
郎中”,这个推断应当是准确的。 识于哪年,目前仅仅知道早于嘉定十一年,并且一直保
那么,就是李诜 (1143—122O)了吗?我们在真德秀的《通 持良好的关系。
1215 BAI YUCHAN CALLIGRAPHY IN RUNNING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