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二十世纪艺术夜场
P. 60
th
二十世纪艺术夜场 20 CENTURY ART EVENING SALE
“我喜欢看电影和各种戏剧,不管演得好坏,只要有形
象、有动作、有变化、对我总是有趣的。”
——林风眠
风眠二十世纪早期致
林 力于中西融合的先
驱,戏剧人物题材正是他推
进这一理念的成功例证。
1951年林风眠迁居上海,
受关良影响迷上了当时正在
经历全面改造的戏曲。戏曲
人物忠孝仁义、善恶奸狡分
明、敢爱敢恨的性格、高潮
迭起的故事情节激发了林风
林风眠先生肖像
眠的创作灵感,并由此诞生
“京剧系列”作品,透过对人物的寄寓象征,呈现艺术家对于人生的
感悟。林风眠在当时给学生的信中说:“这次画戏曲人物与抗战期间
的戏曲人物有了很大不同。如果说1940年左右画戏曲的着眼点在人物
形神,以及对线描着色写意形式的把握,这次则转移到借鉴西方现代
艺术特别是立体主义,寻求一种造型的时空表达了。”
林风眠口中的“时空表达”在造型上体现为一种更大胆的几何化,
他会用疾速、锐利的直线画出许多方形、三角形,还夹杂圆孤线,
再把图形一片一片地折叠起来,压缩前后关系。此《齐天大圣孙悟
空》即为其50年代创作成熟期的代表作。画中,林风眠用夸张的动
作营造出孙悟空单腿悬空,右臂抬起蓄势出击的场景。背景予以留
白,象征了单一而纯净的光源,强化了人物轮廓,同时留白抹去了
具体的时空暗示,将精力放在对孙悟空与沙僧两人一动一静的性格
刻画上。二人分立于画面左右,服饰与人物形象轮廓棱角分明,兼
有皮影的特点,这说明林
风眠亦从民间艺术中吸取
精华,画家尽情地对人物
进行扭曲、变形、叠加、
组合等大胆尝试,概括与
提炼之余仍不离弃具体的
形象。
林风眠曾在《一九三五年
的世界艺术》中介绍以毕
加索的立体绘画为代表的
西方现代艺术,本件作品
巴勃罗·毕加索《亚威农少女》1907年 画布 油画
人物形象的几何形体分
243.9×233.7 cm.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藏
中国嘉德 CHINA 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