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二十世纪艺术夜场
P. 61

割也让人想起著名的《亚威农少女》。林风眠将孙悟空与沙僧的动
            作简化为三角形与梯形,身体轮廓以及五官以明确的弧线勾勒,人
            物肢体与衣着在交叠中去掉了透视。孙悟空左右两臂与身体形成的
            闭环空间分别为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半圆,这样的处理突出了人物动
            势,左下角的弧线也预示着动作的连续与迅疾。林风眠认为传统戏
            剧在装饰上有均齐的意味,如战舞般的姿态,几何式的步法,涂绘
            的颜面等鲜明的特点,画家在此作中使用不同的几何形状表现出戏
            剧人物的个性和美感,画面中曲线和直线相互交织,产生出多变的
            视觉效果。

            除了形式,色彩的运用也是本作的亮点之一。林风眠每次看戏时口
            袋都会装有速写本,以便记下有特色的花脸和服装道具,并在旁边
            用法文单词记下重要的色彩和特征。他在1951年致学生的书信中谈
            到自己之所以画中国戏剧的初衷:“在旧戏里有丰富的色彩......”。
            以本作为例,人物表现以暖色调为主,孙悟空与沙僧面部、僧袍以
            及衣裤以黄、红、绿、黑四色构成、连同背景的白色,正是京剧中
            所谓的“上五色”。色彩的运用在戏剧中对观众了解人物性格具有
            重要的提示功能:孙悟空绿色的裤身代表威武忠勇、沙僧红色的袈
            裟则是刚直不阿的指涉、白色背景则寓意庄重。

            《齐天大圣孙悟空》色彩表现浓郁,人物性格鲜明,动静对比强
            烈,反映出上海时期林风眠在戏剧题材创作上对于形式探索的大胆
            革新。同时,这一系列京剧绘画,也巧妙串连起阳春白雪的国粹
                                          殿堂与下里巴人之普及
                                          潮流,可以视作中国表
                                          演艺术与视觉艺术之结
                                          晶,与马奈笔下欣赏歌
                                          剧的绅士淑女、德加画
                                          中醉心耕耘的芭蕾舞者
                                          异曲同工。林风眠将绘
                                          画从追求表象真实的模
                                          仿中解放出来,从人物
                                          形体,动作程式中提炼
                                          出几何元素重新进行排
                                          布、组合、概括的创作
            林风眠《京剧人物:鱼肠剑》1950年代  彩墨
            纸本 67×67.5 cm.                手法,营造出东方文化
            中国嘉德香港,中国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2016年5月29日,Lot 1205           内涵的审美趣味,扩展
            成交价:HKD 8,315,000             着艺术的魅力。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