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4 - 中国书画夜场
P. 194

此幅作品雖然無款,卻是從傅抱石家裡賣出來的,尺幅近十平尺,畫
       中兩棵聳入雲間的老松,松下有石坡,有桌案,有椅子;前前後後九位老
       者,或伏案作書,或展卷觀畫,或沈吟賦詩,或相互交談,四位小童子服
       侍在其中。飽讀詩書的高齡老者齊聚一圖,高松與老者相呼應,表達的寓
       意就是「高壽」。1952年傅抱石先生在給郭沫若先生作壽時,就畫了九老
       圖。此幅雖未題款,但完全畫完了,已經是一幅作品了。傅抱石先生有這
       樣的習慣:許多畫作完全畫完而沒有題款,這些沒有畫完作品中有相當一
       部分是很認真且很重要的作品。

          1965年9月,傅抱石先生因突發腦溢血逝世,當時他正準備給上海機
       場創作一批畫,那天晚上回到家裡大概酒喝多了,第二天就沒能醒過來,
       是完全沒有預料的。所以他有許多作品是因為沒有思考好如何題。如果畫
       完以後,他並不重視就會馬上就把款題上。他如果想我題個什麼樣的句子
       或者思考怎麼題的時候被其他事情打擾被擱置,一經擱置就變成永久的
       遺憾。類似的情況許多畫家都會有,他們去世後子女把他們的作品清理出
       來,就會發現中間有好多畫是沒有款的。

          我有一本金農的詩稿冊頁,有些殘破且無款無印。我拿給徐邦達先
       生看,徐先生跟我講這是真的而且很好。我說無款無印。徐先生說並不需
       要款印,每一個字就是他的款,他的個性都在裡面。這句話可以引用過來
       形容這張畫,沒有款怎麼了?每一筆都是他傅抱石。無論是他的人物的形
       象、他的用筆、他的造型的方法通通都是傅抱石,更何況是他家裡出來,
       有完整記錄,流傳有序,是毫無問題的。

                                           —根據蕭平視頻採訪整理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