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6 - 中国书画夜场
P. 176
人生知己,眾里我能獨識君
在「渡海三家」中,黃君璧與張大千的交往最密、時間最長,黃君璧 台北外雙溪摩耶精捨,更是往來頻仍,時常合作繪畫,品鑒古物,舉辦聯
與張大千相識相交長達一個甲子,作為摯友契闊相交,陪伴始終。 展,始終保持著密切的聯繫。黃君璧發表「張大千是非常人」,憶及二人
涓滴往事。1936年底其在南京舉行個人畫展,張大千專程來南京參觀。張
據黃君璧年譜記載,二人訂交於1922年,因為他們在藝事上互相切
大千非常推重黃君璧,評為「雲瀑空靈,吾仰黃君璧」。
磋,遂結為莫逆之交,張大千稱黃君璧為三兄,藝術史上稱他和黃君璧及
黃君璧幼年喪父,對母親李德賢太夫人眷戀至深,為恭祝母親李德
溥心畬同為渡海三家。在長達六十餘年的交往中,他們時有合作、互贈得
賢太夫人五十八歲大壽,聊報慈育之德,永沾佛仁之宏,特請張大千繪制
意之作、古畫名跡。
一幅他最擅長的題材觀音像。1942年,其母歿於粵,君璧身在嘉陵江畔,
二人曾多次同游雁蕩山、峨眉山、廣元等名川大山。渡海後,大千 烽火阻隔,未能回鄉奔喪,悲傖至絕。為紀念慈恩,黃君璧將寓齋「碧綠
漂泊海外定居巴西八德園,黃君璧遠涉重洋去會晤老友。1976年大千定居 軒」更名為「白雲堂」,取「白雲思親」之意,並鈐印珍藏了此畫。
張大千與黃君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