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0 - 中国书画夜场
P. 180

2549






           張大千  1899-1983  闊浦遙山圖

           Zhang Daqian  Pavilions on the Cliff

           立軸  設色紙本  1971年作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r on paper


              ×   cm.      / ×    /  in.  约 . 平尺                                                       熊式一
           RMB: 1,800,000-2,200,000


           【題識】巨師闊浦遙山略變其意為之。爰。
           【印文】得心應手、大千唯印大年、辛亥

           【鑒藏印】逸齋秘籍
           【出版】1.《華僑日報》,1971年12月15日版。
                  2.《華僑日報》,1971年12月18日版。
                  3.《張大千書畫集》第五集,(台北)歷史博物館,1983年10月。
                  4. 《美術 五年級上冊》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年6月。

           【說明】熊式一舊藏。熊式一(1902-1991),江西南昌人。筆名熊適逸等。畢業於北京高等師範英文科,對戲
                  劇有濃厚的興趣,創作和翻譯生涯以戲劇為始終。逸齋為著名劇作家熊式一齋名。


               張大千自1969年秋間正式移居美國,遷入舊金山「可以居」,大                        新、融古開今之極具代表性的傑作。
           概前後住了兩年左右時間,期間曾因糖尿病發作,回到八德園修養了
                                                                         畫幅右下角鈐蓋「逸齋秘笈」,可知本幅曾為熊式一珍藏,熊式
           近半年。1971年底,張大千在卡米爾郊外著名的17英里灣景區購置環
                                                                     一(1902-1991),著名戲劇家、教育家、翻譯家。原名熊適逸,號逸
           蓽庵,擴建畫室於1972年9月啓用。本幅《闊浦遙山》題款中雖未見署
                                                                     齋,江西南昌人,早在二十年代從北京高等師範英文科畢業後便開始
           年,但畫幅右上角有紀年印「辛亥」,可知畫作繪制時間在1971年,
                                                                     了寫作和翻譯生涯,在鄭振鐸主編的《小說月刊》上發表小說劇作,
           參照張大千的居所行蹤,可知本幅《闊浦遙山》應是大千先生在美國
                                                                     並翻譯了大量英國名著,如肖伯納的《人與超人》、哈代的《卡斯特
           「可以居」時所畫。
                                                                     橋市長》等,徐志摩大為賞識,稱之為中國研究英國戲劇第一人。於
               「闊浦遙山」一詞來自大千先生大風堂所藏的五代時期畫家巨                           1932年底西渡英倫。翌年將《王寶釧》的故事,改寫成英美人士能夠
           然名作《闊浦遙山》,張大千十分喜愛此件藏品,「當在《秋山問                             接受的雅俗共賞的舞台劇《王寶釧》,在英倫劇院演出達兩年之久,
           道》、《江山曉興》之上,大風堂供養第一品」。並多次以此題材                             轟動國際。熊式一元曲巨著《西廂記》逐句逐字譯成英文,受到學界
           進行創作,並贈與友人。如1966年畫贈李順華夫婦的《闊浦遙山》冊                          高度評價。《西廂記》後來成為英美各大學中文系與亞洲研究所的教
           頁、1981年畫贈江兆申的《闊浦遙山》等等,十分精彩。                               材。「七七事變」前後,熊式一先生正在國內,他與***、郭沫若三

               本幅畫章法多變,近景為三株高聳直立的蒼松,坡岸與山脈自                           人被推為全國文人戰地工作團主席團,在上海招待各國記者,作大規
           左下蜿蜒而上,雲氣遮掩其間,中部山頂處,錯落佈置多間房屋,                             模國際宣傳。熊式一先生又是一位熱心的教育家。曾執教於英國劍橋
           數株松樹植列,遠處層疊,點點帆船。視野十分開闊,儼然有一望                             大學、倫敦大學和美國夏威夷大學;1954年隨林語堂到新加坡南洋大
           千里之域。張大千以濃淡水墨潑灑暈掃,然後審度全幅的章法氣                              學任教,受聘文學院院長,1955年4月離職。1962年赴香港創辦私立清
           勢,傳統山石勾皴出山腳坡岸,寫出蘆葦,局部薄染赭石,需要畫                             華書院,並任第一任校長。1980年代初從香港清華書院退休後,在台
           家隨機應變,審時度勢的調整。何處潑染、何處皴擦、何處留白、                             灣、香港、英國等地居住,1988年回台灣定居陽明山上。1990年還獲
           何處造景,都是根據水墨賦予畫面氣氛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張大千                             得台灣文藝特別貢獻獎。1991年8月2日再次從台北回大陸,9月15日病
           這一類介於抽象與寫像之間的繪畫,由於並不刻意預設表現目標,                             逝於北京。熊式一先生以文會友,廣交中外名士,張大千、黃賓虹、
           故而留出可供觀者充分發揮想象的豐富空間,而經由觀賞者自由感                             徐悲鴻、劉海粟、梅蘭芳、老舍都是他來往密切的朋友,許多畫家
           受的實際參與,與畫家共同完成畫境的解析和詮釋。此件雖自題參                             都曾作畫相贈。熊式一舊藏張大千潑彩《春山暮雪》曾於2019年秋以
           巨師意,但以自創潑墨並傳統水墨融合而出,實為大千先生似古實                             2300萬元高價成交。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