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明初 宁献王朱权制 “飞瀑连珠”琴
P. 37
士之于世,而行其道者,务在知进退之节,可出则出,可隐则隐。果道之可行,则
激昂振厉,大鼓宣化,为霈泽,为甘霖,以辅王道。果道之不行,便当抱一张无弦之琴,
佩一把倚天长剑 , 骑一角黄牛,拽一辆破车,载其妻子,向青山深处,白云堆里以为巢穴。
去土炕上 ,,吟吟的坐定,长吁一两声,叹道数十回,将头只点几点,则曰:不如是,不
如是;如是,如是。做一个老实庄家人,以保妻子,以老此生足矣,多少好处。
这是朱权无奈的生活状态写照。他不反对「为霈泽,为甘霖 , 以辅王道」,但在王道扭曲
的情况下,只能抱琴倚剑,到青山白云深处去过隐士生活。这样的神隐生活,不会改变
其内心对儒道的尊崇,但是需要换一个与政治保持距离的方式。朱权将《神隐志》上呈
朱棣,以保平安无事。
朱权就藩江西时尽量低调行事,没有大举营建王府,反而在丛林茂密、苍翠秀丽的西山
遐龄峰修造了「精庐」,制「神隐」匾额置于室内,开启隐居修道的生活模式。再次向
永乐皇帝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不再参与权力纷争,而是在精庐之域养老终身:
今西山之颠,有庐存焉,可以藏吾之老;西江之曲,有田在焉,可以种吾之禾;壁间有琴,
可以乐吾之志;床头有书,可以究吾之道;瓮内有酒,可以解吾之忧。
但是,朱权自幼在宫廷接受儒家思想的培育,还曾是实力强大的宁藩王,位高权重,无
论他怎样隐忍,也无法掩饰其内心的理想抱负。因此,他的隐居生活除了道家之隐,还
是儒家之隐、文人之隐、平民之隐的综合性神隐,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一种调和,
既有寄傲宇宙和啸咏风月,又有醉里乾坤和放浪形骸。客观来看,朱权神隐在山林之中
修造居所必将耗费巨资,日常生活也都需要供给保障,他的隐居生活是建立在藩王的经
济基础之上。朱权在《壶天神隐记》中有一段文字描述自己的精庐 :
于是入松关,由竹径,渡鹤渚,至白云更深之处,登于壶天。过醉乡之深处,延石
桥而造乎紫霞丹室,憩于神谷。其谷之东有窦焉,曰 ' 洞天深处 '。内有地一丈,有八构
三椽之茅,凿方丈之池,植松引流,栽兰叠石,取象乎江汉云山之趣,药炉茶灶,一琴
一鹤,诵经煮茗,以为养修治生者焉。
从记述中可以看出,朱权的精庐别墅是在白云深处的神谷营建了紫霞丹室,又有江汉云
山之景致。在这样的仙人楼居中品茗抚琴,隐居生活条件极为优越。这些也为朱权在精
庐斫造中和琴「飞瀑连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1425 年,朱权编纂完成《臞仙神奇秘谱》。他认为古琴具有治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