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中国嘉德2022年秋拍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
P. 53

精炼的把握,
            为刘海粟创作
            带来了“新
            风”,创作出
            《七里泷垅》
            《严子陵钓台
            观富春江》等
            作。早年《北
            京前门》《上        刘海粟《严子陵钓台观富春江》 1962年 布面油画
            海苏州河》等        65×96.7 cm. 刘海粟美术馆藏
            作中街巷繁荣、游人如织的场景重现于此时创作的《灵隐》《上海
            庙会》。这两件作品一改此前沉郁雄浑的视觉效果,色彩明丽,葱
            郁林木间光色斑斓,人群熙攘却不显拥挤,热闹闲适而视野豁然。
            正如刘海粟所言,“我用石涛的笔调,驱使油彩,横扫在画布上,
            求得国画的风神,具有藏露合度、虚实相成的国画特色。”为了突
            出生动有力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刘海粟在填色时有意留白,露出画
            布底子,虽是油彩,却与水墨技法融为一体,意在笔先,作画闲适
            之情溢于皴擦点染间。在画家以花卉与风景写生为主要题材的成熟
            期,《上海庙会》既是此阶段少有的全景式市井题材,也是整个创
            作生涯中少见以人群为视觉中心的作品。人头攒动,掎裳联袂,或
            聚团围观,或三两结伴同行,不工于面容神情,仅寥寥数笔便精辟
            地捉住神态。笔意闲散却张弛有度,屋舍、树木、远山等物象多而
            不杂,画间条幅与旗帜的红色跃然点缀,精妙而老辣地平衡着画面
            全局的韵律节奏,纵非山水,对此般烟火世间的描绘却仍达到气韵
            生动的境界。

            后人常以刘海粟首开模特人体写生,或其晚年变法创泼墨之体记
                                         之,而在其如群星璀璨
                                         的生涯中,相对沉默的
                                         五六十年代,却是以写生
                                         寻变法的起点与确立创作
                                         语言的关键时期。如刘氏
                                         以雄浑厚重的碑刻体油画
                                         语言,描绘生命之重;则
                                         《上海庙会》别开生面,
            刘海粟《福州鼓山》1982年 布面油画          以其轻盈灵动,如有呼吸
            76×100  cm.  中国嘉德,二十世纪艺术夜,   之感,勾勒出生命之轻的
            2022年6月28日,Lot1712,
                                         轮廓。
            成交价:RMB 33,350,000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