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中国嘉德2022年秋拍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
P. 52
th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 20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景写生是刘海粟探索后印象派风格与国画表现风格结合的探 1958年
对 索方式,五十至六十年代期间,他数次前往无锡、杭州、黄
山等地写生,使其后印象派艺术理念更生动亲切地落脚于中国大地 刘海粟被撤销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职务,从一级教授降为四级教
上,开始将其长期坚持的油画写生转换到山水画里,一方面体现在 授,并被撤去省政协委员和南京美协筹备委员会委员等职务,精神
具有固定视点的焦点透视,一方面则在于虚实和笔墨的运用。而山 备受摧残的海老在南京中风,经医院抢救后,回到上海养病一年,
水画的笔意与碑刻书法之劲,亦融入其油画创作中,在寻求以中融 病间以观摩家藏书画为遣。这一年多都被迫封笔,为下一阶段的创
西的道路上以“师法自然”打通经脉,更畅快淋漓地“写”油画之 作高峰,积蓄了无限宝贵的能量。
气韵,为其1957年进入创作成熟期奠定了基础。
1960年
1957年
开始重拾画笔,作油画《东风吹开朵朵红》,中国画《牧牛图》。
3月,上海美术馆举办“刘海粟国画油画展览会”,展出了1919年 前者画中寄情于物,红梅傲然临风挺立,枝节遒劲,生机蓬勃,不
至当年所作的中国画69幅、油画119幅及在巴黎临摹的油画6幅,此 减气度分毫。
次展览,既是刘海粟进入新中国时期的首展启幕,也是其艺术创作
1961年
生涯承上启下的标志。在开展前一月,画家于上海大厦创作的《上
海苏州河》成为对其自初学绘画以来的总结与回顾,浓缩着自身艺
作油画《黄山天门坎风云》,虽难亲自登临黄山写生,但黄山风云
术信仰与社会历史流变的万千感慨,以更自由随性的姿态进入其艺
壮阔之景早已深刻烙印于画家心中,亦成为生命意境的表征。刘氏
术语言的成熟自立阶段。是年8月,作《梅山水库晨曦》参展“中
以“离形得似”的手法,虚的云流却以其升腾壮伟之态描绘出生命
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周年纪念美术展览会”。如其同年发表《谈中国
的实感。另作有《最爱无花不是红》《兔子花》及《花卉》等花卉
画的特征》一文所言,中国画的最大特征是“写意”,其次是“笔
作品,创作题材多为静物写生画面不受条件光色的色相限制,而注
墨”而写意的最高境界是“气韵生动”,而要达到此境界,则需亲
重主观色彩的意象发挥,笔性恣意,充满冲击与张力。
历其中,师法自然与生活而有所提炼。
左:刘海粟《兔子花》布面油画 1961年 82×60 cm. 刘海粟美术馆藏
右:刘海粟《黄山天门坎风云》 布面油画 1961年 79.8×99.8 cm. 刘海粟美
术馆藏
刘海粟《复兴中路雪霁》1957年 布面油画 44×53 cm. 1962年
刘海粟美术馆藏
刘海粟身体逐渐恢复后,以极强的创作欲赴浙江进行大量创作。并
同年10月,随着江苏省文联会议对刘氏的处理意见下发,时局急转
且刘海粟在致函李家耀的书信中讲到“觉得我的画情调已有所改
直下,刘海粟的创作进入蛰伏期。在苦闷情绪中创作的《存天阁积
变,尤其是油画,自己看看每张都很清新、鲜艳”。这种连艺术家
雪》和《复兴中路雪霁》两件作品,以更加夸张粗放的笔调,将碑
自己都感惊喜的改变,正是因为这一年多揣摩家藏书画后对传统更
派用笔的苍茫与浑朴皆刻入画中,作品显得尤为凝重和沉郁。
中国嘉德 CHINA 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