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1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古代
P. 631
1925 年陈澄中在上海 1934-1935 年陈澄中携幼女陈国瑾、子陈国琅在上海叶琢堂府中 1961 年陈澄中先生与加州大学同学赵 1974 年陈澄中先生与妻子叶爱锦在加州旧金山
元任先生合影
视郇斋藏书,囊括了韩氏读有用书斋、袁氏后百宋一 汪东、于右任、李思浩等七人奉主人之邀为图题跋。倾
廛、瞿氏铁琴铜剑楼、傅氏双鉴楼等旧藏秘笈,宋元善本、 注了溥儒对这位藏书家的敬仰之情,露出一种古典的艺
明清抄校稿本、罕见善拓,逾五百部,而普通善本古籍, 术精神。
更是无计其数。 溥心畬自 1924 年回到恭王府后在那里生活了近 15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陈澄中携部分藏书移居香港。 年。这一时期传统思想复兴。溥氏出身高贵,服膺传统,
郑振铎告知徐伯郊将为陈澄中善本收购请专款。经过十 代表了最为正统的文人画。富有南宋院体、宫廷式的画风,
余年的奔走斡旋,尽管外汇储备紧张,国家不惜重金两 又营造出清隽雅逸的静气,将南北二宗融合在一起。除
次动用收购陈澄中藏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将之收藏 了在绘画上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的交往圈也是十分重要的。
入国家图书馆。实际上,为了专项收购陈澄中这批重要 1936 年,41 岁的溥儒与张大千等应邀赴天津永安饭店举
藏书,当时负责收购的秘密小组投入了整整三年时间。 行联展。“南张北溥”的名号响彻天下。这一年他在恭
徐伯郊在 1954 年致信郑振铎“我来港大部分时间全花了 王府萃锦园戏楼举办堂会,又绘《郇斋得书》图,现由
与陈澄中谈书的问题,以及代他整理书。其中宋版皆是 上海博物馆藏。
真宋版,黄跋及柳大中钞本等全部真的。……”这批藏 这一卷《郇斋读书图》应当也绘制于此一时期。全
书最终花 80 万港币购回,堪称天价。要知道,购回“三 卷布局精妙,左虚右实。左侧江面开阔,扁舟一叶,舟
希”中的《中秋帖》《伯远帖》,花费的是 50 万港币。 中一人独坐;右侧群山逶迤,林荫环绕,屋宇院落置于其间,
据说,当时 3 万港币就可以在香港买一栋别墅。如此重金, 屋内中坐一人,手执典籍,饮茶诵读。诵读者当为郇斋
可见国家对郇斋藏书的珍视程度。十年后,陈澄中藏书 主人陈澄中。独坐舟中者当为其知音溥儒的自画。高山
再次释出的消息传到北京,继任文物局局长的王治秋亦 流水,伯夷叔齐,两人互为知己。此卷完成之后,甚合
深知郇斋藏书的品级质量,及时上报。这一次,是在*** 陈澄中心意,遂请当时名流耆宿,遍跋其上。“郇斋”
的亲自过问下,版本目录学专家赵万里先生南下接洽收 往事历历在目,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中,藏书家的故
购。尽管这一次回归的书籍碑帖仅有二十五种,但多 事和命运也随长跋浮现出来。
为 “天壤间之至宝”。 陈澄中名号“郇斋”由来的《荀子》 沈兆奎跋《郇斋得书第一图记》开篇即称“郇斋者
就是经由这一次购回大陆——“此书雕镂之精,不在北 何?以宋熙宁吕夏卿本《荀子》而名也……”,并略述
宋监本之下。”陈澄中藏碑帖中的大多数精品均可定为 郇斋主人所藏宋元珍本目录及珍贵价值所在。跋中称:
一级甲等。 “澄中负笈海外,专研计学,归而有闻於时……在故纸
《郇斋读书图》乃是溥儒为“郇斋”主人陈澄中精 堆中不惜重金收蓄宋元善本”。“郇斋”一名实得於藏
心所作,由吴敬恒题引首,后纸沈兆奎、叶恭绰、沈尹默、 书大家傅沅叔先生倡议,“澄中游北平,余偕之藏园观书,
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