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8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古代
P. 628
郇斋主人陈澄中行迹
此卷乃为著名藏书家陈澄中所作,“荀斋”为其藏书处之名。 1939 年陈清华赴香港。叶恭绰、沈尹默、于右任等为《郇斋读
陈清华所藏宋元刻本既精且富,与北方著名藏书家周叔弢齐 书图》题跋。
名,有“南陈北周”之称,号为江南藏书第一。此卷由吴敬 1940 年,陈清华转道赴陪都重庆,主编《中农月刊》,此杂志
恒题引首。叶恭绰题跋并题签。沈兆奎、沈尹默、汪东、于 为中国农民银行之发行刊物。同年转到成都任职。1941 年太平
右任、李思浩、秦更年题跋。洪丕谟鉴赏并题跋。 洋战争爆发以后,辞去银行职务,离开银行金融界系统,转入
“郇斋”藏书数量大、质量高,于江南无有匹敌者,与北方 学校教学工作。作为经济思想史教授,先生先后在多所大学任
天津周叔弢并称为“南陈北周”, 成为民国间两大藏书家之一。 职。至 1945 年抗战胜利前,曾任中正大学中文系主任,厦门
“郇斋”主人陈清华(1894-1978),字澄中,祖籍湖南祁阳, 大学经济系教授。抗战后,陈清华先生回上海,仍醉心藏书,
生于江苏扬州。其父为清朝官吏,曾就职江苏南京、扬州等地。 每日到沪上广东路一带寻书,得有士礼居抄本、黄丕烈跋《三
早年就读于扬州中学,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复旦大学。1915 年, 家书目》等。1947 年翻译《经济学说史》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
获得校长资助赴美留学。1918 年于加州获得伯克利大学经济 版。陈清华先生曾任暨南大学经济系教授、复旦大学经济系教
学硕士学位。之后去纽约,先后在两家银行就职。1919 年, 授,讲授经济思想史。直到 1949 年陈清华退休移居香港之后,
陈清华离美回国,进入多家银行就职。1920 年曾任汉口工商 仍参与香港复旦同学的聚会。
银行经理,约任职五年。1925 至 1927 年先后于银行工会、 1950 年,陈清华先生将要出售藏书的消息传到大陆,并有日本
南京中央大学、上海商学院等处教书。1928 年就职中央银行, 人意欲收购的消息传来。时任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先生闻讯后,
担任秘书长三年、总会计九年。1931 年,陈清华与叶爱锦结 决定不惜重金将这批珍贵古籍购回。当即通过香港大公报费彝
婚。养育一女一子,女国瑾、子国琅。叶爱锦为浙江宁波人, 民社长和收藏家徐伯郊会同内地的版本目录学专家赵万里先生
江浙财阀叶琢堂次女。叶琢堂,曾任职上海两大洋行买办, 与陈氏洽商,直到 1955 年,将陈清华先生所藏中国古籍善本
乃民国初年著名的浙江财阀之一,是***极为亲近的好友,也 书共八十三部,含著名的宋廖氏世彩堂刊《昌黎先生集》、 《河
是***上台所依赖的重要金融财阀。民国间曾任中央信托局局 东先生集》,宋蜀刻本《丁卯集》以及许多堪称国宝级的稀世
长、中国农民银行总经理等职,1941 年病逝于美国波士顿。 珍品从香港购回大陆,交由北京图书馆庋藏。
三十年代之后,陈清华开始收藏古籍善本书,以万金购得宋 1963 年,陈氏郇斋再次售书的消息又传到北京。时任文物局局
版台州本《荀子》之后,游历北平,在沈兆奎的陪同下,参 长的王冶秋深知郇斋藏书的品级质量。他及时报告******,在
拜著名藏书家傅增湘藏园,傅增湘命其室号“荀斋”, 一作“郇 ***亲自过问下,1965 年购回陈澄中郇斋藏宋台州刻本《荀
斋”,并请沪上篆刻名家王福厂刻“郇斋”田黄小印。沈兆 子》、 元大德刻本《梦溪笔谈》、 五代拓本《神策军碑》、宋拓
奎并延请溥心畬作《郇斋读书图》。尤为书林称道者,陈清 《蜀石经》等,共计二十五部,由北京图书馆庋藏。
华得到宋廖莹中世彩堂刻本《河东先生集》,请潘氏宝礼堂 1967 年至 1978 年,陈清华先生移居美国,住加州旧金山外的
藏出让另一本《昌黎先生集》,合为双璧,一时传作佳话。陈 南湾区矽谷山景城。其间回香港小住。1978 年 6 月 10 日,因
清华先后得到韩氏读有用书斋、袁氏后百宋一廛、瞿氏铁琴 病卒于美国加州,享年八十四岁。1979 年至 1980 年在陈清华
铜剑楼、傅氏双鉴楼等旧藏秘笈,藏书迅速扩张,宋元善本、明 先生之妻叶爱锦主持下,委托居住在上海的女儿、女婿,将原
清抄校稿本、罕见善拓,逾五百部,而普通善本古籍无计其 有抄家存上海图书馆的藏书,经上海图书馆馆长顾廷龙主持,
数矣。 潘景郑选定,协商决定将其中珍本善本捐献给国家,留上海
1937 年至 1941 年,陈清华就职农民银行,先后出任总会计、 图书馆收藏,共六七六部,五九〇一册。包括宋刻本一五种、
代总经理等职。此间,于 1937 年著《国外汇率》,由上海 元刻本一一种、赵城金藏一三卷、抄校稿本一三〇种、明刻
商务印书馆出版。1938 年冬,在上海见到南宋刻本《施顾注 一六五种、明铜活字四种、敦煌经卷一种,余为清刻本。按照
东坡先生诗》残本,此书为清代书林第一名品,以重金购藏。 当年顾、潘两先生审定内有一级文物五九种,二级文物六〇种,
其余退还陈氏后人者五十余种。
610 |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