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0 - 中国书画夜场
P. 150
2537 張大千 1899-1983 仿石濤山居圖
畫家張大千曾在一幅仿石濤風格的山水畫中題詩道:「奇峰屴崱壓 其師李瑞清之弟李筠庵
風雷,老木虯松任剪裁。我是參禪文字外,毫端呼出石公來。」石濤原名 處,學得了仿作古書畫的
朱若極,號大滌子,是明宗室後裔,幼時出家。舉凡詩文、書法、山水、 技巧。其年夏末,由上海
花鳥、人物無所不精,兼善理論,是一位全能的藝術家。石濤在山水畫創 文明書局出版了大風堂藏
作方面的成就最高,被認為開拓了山水畫的境界。張大千在摹古方面稱得 《石濤和尚、八大山人山
上古今第一人,技法精深、才情卓越,在對古人技法的傳承上達到了很高 水精品》,為張大千出版
的成就。在曾熙、李瑞清兩位老師的影響下,遠師石濤、漸江,上窺董、 的第一本收藏畫冊。據不
圖一: 張大千全家福。1939 年攝於青城山上清宮陽台
巨,旁涉倪、黃,打下深厚的仿古功底。畫壇常流傳張大千早年造假畫瞞 完全統計,1921年至1930
過收藏家、鑒定家等軼事。畫家陳子莊曾在《石壺論畫語要》中道:「張 年間,張大千收藏的石濤真跡最多時多達500幅。1944年,張大千遴選自己
大千的仿古之作比古人還好,他是把古人之作發展了一步。日本人明知是 的收藏精品,在成都展出歷代畫作170余件,其中石濤遺作佔大多數。可
他仿的古畫也買,因為他仿的石濤比真石濤所畫的還好,經過了去粗取精 見張大千從早年開始便對研習石濤作品投入了很大精力。據《仿石濤山居
的過程。」 圖》款識中「庚辰二月,青城山中漫臨,大千居士爰試所制麻紙、闇然室
墨。」青城山是道教名山,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上清宮是青城山最
本幅張大千臨仿石濤的作品,為1940年四十二歲時創作的《仿石濤山
高的一座道觀。張大千於1938年僻居青城山上清宮(圖一)。
居圖》,是張大千畫風成熟期的作品,不僅尺幅大,亦粗筆、細筆兼具,
觀者可一飽眼福。 因抗戰方殷,物資奇缺,作畫所用紙張、筆墨均極短缺,張大千於
1939年秋末冬初,經人介紹,專程到造紙農戶家參與造紙流程,並親自設
據張大千年表記載,早在1921年張大千二十三歲時,曾在上海與喜愛
計紙簾、紙樣。由題識「大千居士爰試所制麻紙」,可知《仿石濤山居
書畫的李祖韓、李秋君兄妹家日夜研究及臨摹石濤等歷代名家書畫,並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