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1 - 中国书画夜场
P. 191
圖》仍被人們認為是巨然所作,然而不久以後,張大千卻以其過人的鑒力與胸襟將此圖作者更名為五代建康畫家—
劉道士。
張大千之所以將《湖山》的作者由「巨然」易作「劉道士」,從表面上看是根據畫面右下方的一名道士。按
史料記載,劉道士「工佛道鬼神,落筆遒怪,尤善山水,師董源,與巨然同時,畫亦同。但劉畫道士在左,巨然則
以僧在左。以此為別」。《湖山清曉》畫法與巨然傳世作品有相似處,如皴筆與林木、屋木造型,但亦有相別處,
如山體扭曲及游絲式的水紋,張大千在收藏與研究此畫的過程中顯然敏銳地感覺到了這些異同,故他看似是根據古
人所稱道士與僧人的不同,更重要的卻是因為此圖與巨然畫風極其接近而又有不同才斷定是圖的作者當為「劉道
士」,其旨乃在於令此圖別於傳世巨然的作品。張大千眼力超群,胸襟更遠非常人所及。劉道士與巨然的名聲與影
響相去何啻霄,雖然此圖是否為劉道士真筆還有研究的空間,但大千勇於較真,勇於將自己藏品的名氣以大易小,
其胸次氣度,誠然不同凡響。
如前所述,張大千在創作這本《晴峰圖》是在1940年代中期,是時他尚認為《湖山清曉》乃巨然真筆,故爾作
張大千《江隄晚景》
成交價:RMB 132,250,000 《晴峰圖》在吸收《湖山》的畫水之法後自然稱之「仿巨然」。對比《晴峰圖》與《湖山清曉圖》的水法,兩者的
淵源關係一目瞭然,惟《晴峰圖》水法比諸《湖山清曉圖》更顯靈動飄逸,一派大千本色,這也正是張大千師法古
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處。張大千後來以學自《湖山清曉圖》水法創作的佳作傳世尚有不少,此種畫水之法後來甚
至影響了與張情同手足的謝稚柳,謝稚柳《高山松茂》圖中畫水之法與水岸邊屋舍船隻的造型同樣淵源於上述劉道
士的《湖山清曉圖》。
總而論之,張大千的這件《晴峰圖》,是借元人《萬山積雪圖》的構圖章法,融以巨然長披麻筆法與劉道士
《湖山清曉圖》水法並兼元人筆墨遺趣,「集其大成,自出機杼」,入古開今,借古開新的極具代表性的大幅傑
作,足稱大千世界里的銘心極品。此畫越約三十載而驚現世間,吾人豈得不一飽眼福耶?
另需說明的是,張大千創造性地借《萬山積雪圖》開《晴峰圖》新境這番舉動,令畫壇一時借《萬山》之圖進
行再創作的做法幾成風尚,由此造就了一批傳世山水畫佳作。此一如當年吳湖帆一本以古開新的《峒關蒲雪圖》,
引發了陸儼少、劉海粟、胡若思等爭先恐後以《峒關》母題進行再創作的盛況。而在由大千開啓、借《萬山》開啓
新顏的這場畫學潮流中,曾於四五年前被爭出天價的何海霞《仿巨然雪圖》(1953作),黃秋園《仿宋人江山密雪
圖》(1949年作)等等,皆屬湧上潮頭的浩蕩波瀾。而《仿巨然晴峰圖》在民國畫史上獨特而重要的藝術史意義,
識此亦可判然。
張大千 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成交價:370,495,000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