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无问西东1900-2000: 中国当代艺术特别专场
P. 128
无问西东 1900-2000: 中国当代艺术特别专场 Timeless Inner 1900-2000, A Special Selection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我很想把中国画的线条和墨用到西方画上。”——丁衍庸1935年
丁衍庸存世的油画作品 态,后方斑驳有力的笔
多为移居香港之后所 触与人物精緻立体的面
作,油画的创作量不 容形成了强烈对比,艺
高,人物肖像及人体画 术家以极为率性的元素
是创作的主要题材,在 简要交代、对比出了人
该题材中延续了1949年 物与空间的关系。画面
以前所追寻的“单纯” 中强烈的色彩饱含视觉
和“原始”的艺术理 张力和情绪的抒放,表
想,并且进一步开拓了 现出野兽派马蒂斯对于
马蒂斯与野兽派表现主 视觉美妙的单纯追求,
观精神、运用强烈色彩 然而流畅的简笔线条、
效果、概括造型和空间 成 竹 在 胸 般 地 一 气 呵
自由处理的风格特徵, 成,融入地却是东方书
更重要的是此时的创作 法线条的笔意。短髮女
丁衍庸《瓶花》1971年 布面油画 61×46
丁衍庸《化妆》1925年,现已佚失 已进入高度成熟,展现 子的俏丽五官、端庄气 cm. 中国嘉德,二十世纪艺术夜场,2022年6
月28日,Lot1704,成交价:CNY 6,670,000
丁衍庸对传统中国绘画 质以及娴雅的姿态在起
的扎实功夫,作品笔法自信流畅,气韵自然天成。《橘色仕女》融 伏有致的线条勾划下跃然画面,兼具造型和结构双重功能,尽显大师
合野兽派的色彩以及中国画的文雅意境以及哲思于一炉,是其领悟 功力。在构图方面,丁衍庸揉合东方对于“留白”以及“落款”的讲
东方绘画之精神,并掌握西方创作之技法后,将两者融合并转化为 究,背景看似空阔,实则预留了题签位置一併入画,将签名与日期的
自身创作语汇的最佳诠释。 数字灵活转化为视觉符号,成功平衡并完整了画面构图,这种别出心
裁的画面设计在丁公作品中屡屡可见,而本幅《橘色仕女》可谓表现
面对时代的变迁,丁衍庸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作为艺术教育家对 地最为精妙者。谈锡永所曾说:“马蒂斯归马蒂斯,丁衍庸归丁衍
艺术改革的愿景,孜孜不倦,探寻中国艺术未来之出路。自1965 庸。”丁氏的线条来自于书法与金石的训练,并对其内涵心领神会。
年开始,丁公开始创作肖像画作,尤喜为学生绘画肖像,本幅《橘
色仕女》即为代表,画中雍容的女
士也应为丁公之重要门生。人物外
貌的写实与否在丁衍庸后期创作中
并不重要,他尝试发掘的实为画中
主人翁的内在精神,即中国传统对
人物画所讲求的“传神”。在本作
《橘色仕女》中,丁公以明丽却轻
透的藤黄铺底,背景中上方再以疾
驰的大笔触上下纵向涂刷,轻松地
暗示室内光线的走向,后以单纯的
橘色线条精准而快速地勾勒出女子
丁衍庸《仕女与马》1971年 布
轻靠桌面,端坐于画面右方的神 面油画 89.5×60 cm. 龙美术馆藏 丁衍庸在中国文化协会展览,摄于1963年
中国嘉德 CHINA 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