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中国嘉德2022年秋拍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
P. 26

蒨英(1906-2003),江苏无锡人,1932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科,是徐悲鸿为数不多的女学生之一。在20世纪中国早期的
                张 西画运动中,张蒨英作为鲜有的女性画家,其西画创作和表达能力极强,多次在《妇女月刊》的艺术专栏发表文章,体现出对
                于艺术极强的思辨能力与审美意识。

                张蒨英家事显赫,社交能力强,1940年代曾协助多位画家举办个展,斡旋鬻画筹款之事宜,与中央大学一众师生,如吴作人、傅抱
                石、孙宗慰等交情颇深。1946年间经徐悲鸿以中英庚子赔款董事名义多次交涉,争取到包括张蒨英、费城武、张安治、陈晓南在内
                四位门生得以赴英国研究美术。1949年底,张安治、陈晓南学成回国,张蒨英与费城武结为伉俪,留居英国,由此其人其艺消失于
                国内画坛。然费、张夫妇与国内同窗的友谊并未阻断,信件往来频繁,二人多次组织国内画家在英伦的游历、展览等活动。

                张蒨英的油画造诣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即展现耀眼光芒,其作品曾多次入围当时重
                要的展览会。1935年10月,她的风景写生作品《玄武湖舟子》入选在南京华侨招待所
                举办的中国美术会第三次展览,同期入围的还有吴作人、陈树人、潘玉良等中国现代
                                画坛重要人物。随后,徐悲鸿在南京《中央日报》的《中国
                                   美术会第三次展览》一文中称赞此画:“张蒨英之玄武湖
                                    舟子,色调有力。”从这一评语足见张蒨英油画语言的
                                     纯熟,及其坚实有力的风格倾向。实际上,在这一届
                                      展览会中,张蒨英另有一张自画像入围,1936年刊载
                                      于《中国美术会季刊》创刊号上,即本场上拍的油画
                                      《自画像》(1935年),这也是目前市场上极少能流              左起陈晓南、张安治、张蒨英、吴作人、费成武,
                                                                             摄于1947年,伦敦
                                      通的张蒨英油画,殊为难得。

                                       自画像可谓张蒨英艺术生涯早期风格化表达的重要题材。1935年,张蒨英曾凭借另一幅自画像入围
                                       了艺风社第二届展览会。1936年,张蒨英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科毕业时,再次绘制了两件油画《自
                                      画像》作为毕业纪念。这些作品中,张蒨英的自我形象无不洋溢着沉着与自信的气质,本场的《自
                                      画 像 》  即是最佳例证。画中张蒨英身着欧式的低领白衬衣,侧坐于桌前,双臂自然展开,置于桌
                                                         椅之上,显得极为沉稳。她梳着一头干净利落的发式,眼神笃定地直视前
                                                                        方,脸上流露出从容自若的神情,定格了三十年代独
                                                                           立女性的完美形象。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