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中国嘉德2022年秋拍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
P. 24

20世纪人物风情志特别专题











                           风云激荡的20世纪,从政治变革到生产建设,艺术之命运也随之沉浮
                       在 起落。人物画作为最能够直接表现世象更迭的画科,更是经历了种种
                       可歌可泣的奋斗和曲折,蓦然回首,百年间的人物题材绘画也成为构建我
                       们时代记忆的重要视觉资料。本次秋拍中国嘉德特别推出“20世纪人物风
                       情志”专题,集纳刘海粟、林风眠、孙宗慰、吴冠中、张蒨英、贺慕群、
                       沙耆、程丛林等现当代艺术家的10件珍罕力作,追根溯源壮阔年代下人物
                       个体的面貌与状态,再现百年中国社会剧变之下的人文情怀。

                       中国人物画在五代及唐达到高峰,自元呈衰落之势,明清有了一定的发展,经
                       清末民国的继续探索,成为贡献于中国美术史的最为重要的部分。20世纪初叶
                       在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下,西画的传入对传统中国人物画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尤其是其严谨的“写真”特点与中国“讲求中庸、重在写意”的审美标准形成
                       鲜明对照之后,吸引了大批的艺术青年出国留洋,也造就了之后人物画发展的
                       多元面貌。

                       在20世纪艺术艰苦卓绝的现代转型历程中,人物画始终围绕着“东方与西
                       方”、“传统与现代”这两大命题而发展,“中学西用”成为这个时期最
                       重要的艺术史命。纵观20世纪现代艺术流脉,“改良派”及“调和派”基
                       本各占半壁江山。

                       前者以徐悲鸿为首,积极引进西方艺术学院的人物画教学方法,以素描、
                       速写以及古典油画技巧为基础。徐强调:画之目的,曰“惟妙惟肖”。
                       妙属于美,肖属于艺。故作物必须凭实写,乃能惟肖。这种基于“写实主
                       义”的人物绘画在“救亡图存”的特殊年代,因质朴的彰显时代风貌而领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