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小残卷斋藏善本碑帖
P. 72
2246
孙星衍、伍诒堂、沈肇年 旧藏 孙星衍、吴修、陈耆古、沈 8、《天发神谶碑》原石久毁,拓本极不易致。我于曩年得此明
肇年等 题跋 拓残片十四字,是在前清嘉道间,经孙渊如星衍鉴定而贻之伍诒堂
吴天发神谶碑残字 者。笔势峻整可爱,所坿天禧寺砖拓片亦百数十年故物也。并送真老
清初期拓本 存览。沈肇年甓公,一九五四年三月二十三日。钤印:沈肇秊
1册5开 9、苍天假我一庸才,三古门外久徘徊。自幸前贤奖掖过,猪跑
钤印:孙星衍印、稼孙珍藏、诒堂过眼、伍氏诒堂临赏、诒堂心 学问依样来。己亥(2019)冬日,宪钧书。
赏、伍氏、诒堂无异好残书破画旧铜章、伍氏珍藏、笔峰砚泉书 提要:《天发神谶碑》于吴天玺元年(276)刻,原碑立于江宁天禧
屋、伍氏图书、甓公读过、曼甫审定真迹、瑶圃过眼、石居集古、 寺。是本为明拓《天发神谶碑》残字,乾嘉学者孙星衍赠予清中期江
金石同心、小榕隐阁、仪征卞氏耕严审定之印、一心无异好几卷 宁收藏家伍诒堂,附有孙星衍致伍诒堂的书信一通,信中嘱其将此
不全书、程伯宇、收百世之阙文、在山泉水清、断简残篇、冶城山 《天谶碑》残字割下另裱。旁有乾嘉时期学人吴修庚辰年(1820)所
畔、守残补缺、好古、娱老、金石交、□□印信、春洋秘籍、春洋眼 题一段跋语。称:“此本不但原石,且系明拓,又重以渊翁之贻,宜
福、手习文库、舜 诒堂先生倍加珎惜。”
题识:1、天发神谶碑。钤印:甓公读过 此本残字后附有道光乙酉年金石家陈耆古手拓江宁天禧寺
2、收到《天谶碑》表本,甚好,今仍送上,并原拓一付,乞交 “喜”字砖拓本一帧并题跋。此后拓本流传为沈肇年所得,卷首有沈
表铺照依新刻本裁开表就。其上面宋人题跋不全,残字亦割下另表一 肇年1954年题端并题跋。
幅。诒翁仁兄。衍顿首。 孙星衍(1753-1818),字渊如,号伯渊,别署芳茂山人、微
3、此本不但原石,且系明拓,又重以渊翁之贻,宜诒堂先生倍 隐。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后迁居金陵。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
加珎惜。庚辰(1820)七月吴修记。钤印:思亭 进士。历官山东督粮道、山东布政使。晚年被阮元聘为“诂精经舍”
4、道光乙酉(1825)中秋,上元杨士镛观于伍氏之笔峰砚泉书 教习。著有《尚书近古文注疏》《周易集解》等。
屋。 吴修(1764-1827),字子修,号思亭。浙江海盐人。官布政使
5、宿雨初霁,端木云樵孝廉暨梅溪昆仲过华岩楼斋中,邀同看 司。工诗古文,精于鉴别古今字画金石,刻有清人六百余家尺牍。
花,偶从寺壁上得此砖。按《建康志》,天禧元年改长干寺为天禧 伍元蕙,字良谋,号俪荃、南雪道人。广东南海人。拜刑部郎
寺,砖文作“喜”,亦汉人“大吉羊”之例,六书之假借也。宋时吴 中。以藏帖最为著名,刊《南雪斋藏真帖》十二卷等。
天玺岩山纪功碑在天禧寺门外,前嘉庆乙丑,碑毁于县学尊经阁下, 沈肇年(1879-1973),号甓庐。湖北天门人。清末秀才。喜收
片石无有存者。此寺砖尚令人于颓垣间,藉以摩挱遗迹,亦厚幸矣。 藏金石,工分篆,著《甓庐所藏金石题记》。
亟拓以为考吾郡金石者征焉。道光乙酉(1825)三月廿日,陈耆古手 Former Collection of Sun Xingyan, Wu Yitang,etc; Annotated by
拓并记。钤印:耆古 Sun Xingyan, Wu Xiu, etc.
6、道光戊子(1828)八月下浣,樨堂王君喜得伍氏所藏旧拓 INSCRIPTION OF TIAN FA SHEN CHEN IN WU DYNASTY
《天谶碑》,邀予观于小快园之宝昉斋中。莫愁老渔马士图记。钤 Early Qing dynasty rubbing
印:鞠邨 1 Volume
7、此砖予寅卯间游京师归,家人已失去。今见此拓本不可再 19.5×31.5cm 7 / 8×12 / 8 in
5
3
得。与吴碑同一致慨焉!越十五年己亥冬十月朔,独抱居士获观,
因记。 无底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