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饕餮——中国古代重要书画专场
P. 96
枝山草书天下无 妙酒岂独雄三吴
祝允明《秋日临浴贤池诗》特大草书轴赏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 刘金库
此高头大轴,纸本水墨, 考浴贤池究竟在哪?大致是有二种说法,一是黄山汤口,
纵345厘米,横92厘米, 一是陕西临潼,那么汤珍究竟写的是哪呢?明代学者董谷
为传世目前所见最大幅的 在其《碧里杂存》中有记载:
立轴,斗笔大字,十分罕
“在南京国子监,在覆舟山之阳,晋宋以来古战场也。
见。出版于《百缘堂藏
多鬼物,人不敢行。圣祖既定都,即其地为太学以镇
画》第58页,上海书画出
之,气象宏大。既成,下令:“敢有妇女入门者,斩
版社,2003年出版。
趾。”盖欲绝阴类耳……游太学者,凡八九千人。会馔
全轴书法得欧体之骨、颜 食锅二,皆径可八九尺宽,深犹巨钟焉。或云后因堕一
体之雄、褚字之秀、虞字 膳夫于内蒸死,遂废会馔。砌浴贤池,铜为之底,引后
之腴,加之其放荡不羁的 湖水径其中南出,俾诸生澡雪。又置水磨运机,作面以
性格,这些帖风骨烂漫, 食诸生。今河流几绝,磨盘岿然尚存,徒想当时秦淮水
天真纵逸,是唐宋以后难 势而已。东南号房一带,即昔之校尉营。”
得一见的草书***。祝允明将草书的表现力推上了一个
汤珍的《秋日临浴贤池诗》充满了人生的吟唱,一生多
新的高度,增强了气度和内涵,从而成为明代浪漫书风
少悲欢事,一叶知秋说人生。或许这正是祝允明写这二
的成功者。全文书写明代文人汤珍的《秋日临浴贤池
首诗的初心罢。再考证汤珍的生平,汤珍是在嘉靖十年
诗》二首56字。明代文人汤珍的《秋日临浴贤池诗》:
(1531年)岁贡生,几年后入国子监。在明代,在金陵和
嵌石穿云历翠微,地中哀壑一泉飞。晴光漾日沈苔碧,
北京都有国子监,汤珍居长洲,应当是去的南京国子
秋色题诗度叶绯。萦岸霜花低袅袅,傍人沙鹭炯依依。
监,由此可知,汤珍的《秋日临浴贤池诗》应当是写的
要知昔日临雍意,真脉流源自有机。
南京国子监。
明朝诗人、文学家汤珍(1481-1546),字子重、仁卿, 再对比原诗:嵌石穿云历翠微,地中哀壑一泉飞。青翠
号双梧,学者称双梧先生。明代嘉定高桥(今上海浦东) 的山色,形容山光水色青翠缥缈。也泛指青翠的山。哀
人,后迁居长洲(今苏州)碧凤坊西。汤修父,徐封亲家。 壑,指凄凉冷落的深谷。出处晋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
嘉靖十年(1531年)岁贡生。入国子监。以岁贡授崇德县 作》诗:爽籁警幽律,哀壑叩虚牝。唐代杜甫《王兵马使
丞,迁唐王府奉祀,不赴。有《迪功集》传世。汤珍最 二角鹰》诗:悲台萧瑟石巃嵸,哀壑杈枒浩呼汹。晴光
著名的诗句是:时雨如膏沐,能添竹树鲜。石桥分野
望,云日澹川烟。僧笠归花外,渔舟系柳边。村村逐芒
种,播谷满菑田。
汤珍博览群书,青年时代曾与王守、王宠兄弟隐居石湖
苦读十五年,最初是吴郡的诸生,嘉靖十年(1531),应
试岁贡选拔到太学,卒业谒选时,有人劝他按潜规则办
事,找人疏通关系,汤珍谢而不往,结果仅官拜崇德县
丞,所以史籍说他"十试不利,晚就一官"。县丞职位虽
然不高,但汤珍觉得只要能泽及于民,去又何妨。他在
任时,一切以平易便民为主,有几次知县不在由他代摄
县政,他对官差人犯一概不加笞责,和颜悦色而事情却
照样办得井井有条,因此声誉雀起,深得民众爱戴,当
地百姓称他为"佛子"。
明代汤珍小楷题沈周西山雨观图,故宫博物院藏
1218 ZHU ZHISHAN CALLIGRAPHY IN CURSIVE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