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饕餮——中国古代重要书画专场
P. 63
牟仲甫(宋) 猿戏图
MOU ZHONGFU APE PLAYING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 刘金库
牟仲甫,宋代画家,随州(今湖北随县)人。画猿獐猴鹿与易元吉相似。画鸡尤有意趣。事迹见于
《冯山太师集》、《画史会要》、《图绘宝鉴》等,惜多有遗失。今天可知的是牟仲甫,其生在南宋
时期,准确生卒年不详,历史文献也无记载,史载其擅画动物鸟兽,尤其画鸡、猿、獐、猴、鹿别有
意趣。可与北宋另一位擅长画动物的画家易元吉相媲美。
猿和猴,本属同类,形象却略有差别,且在古人那里所代表的含义更是有所不同,元代戴良在颜辉
《百猿图》题跋,表明“厌猴之暴,而慕猿之仁也。”这些文献,视猿为仁者君子,而贬猴为无礼、
小人,甚至虫沙之徒。
《猿戏图》描绘了深秋季节的深山野林中,三只猿猴攀援栖于树枝上嬉戏的情景。其中两猿望向飞鹤的
方向,另一猿定睛看向最下面一只白猿,形象生动可爱,欣喜之态刻画得形神兼备;点景中枯黄的树
叶,以及枯木,不仅打破了山石的呆板,而且渲染了秋天萧瑟的气氛,从而增添了画面的自然之趣。
作者运用极为工细的笔法,描绘猿的茸茸细毛、灵巧的动态以及老树的虬枝和枯叶。猿猴神情毕肖,
茸毛的绘制极为细致严谨,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功力,以及对于自然深入的观察。树叶用勾勒填色法,
色彩并未完全填满,显得自然随意;坡石用淡墨晕染,笔墨精湛,笔法精工巧丽。两只黑猿与一只
白猿,黑白色对比使画面更具动感,白色
的仙鹤在整幅画面中十分醒目。猿猴和景
物都集中在画面的右半边,造成整体上的
虚实对比,猿猴灵巧活泼的动态与老树的
枯干、枯叶亦形成鲜明对比,不但得物之
态,更尽物之情。画家臻至此境界,当然
非第一流高手莫属。两只黑猿,浑身毛绒
绒、黑黝黝,如可触摸,这归功画家用墨
的沉着,用笔的健劲,把猿身上的质感、
量感都表达出来。此外石头的坚硬,树干
的遒劲,树叶的转折,无不曲尽神态。
《猿戏图》的设色亦是精练之极,实为宋
《松枝群鹿图》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大幅无款的精品。
他的作品,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一幅《松枝群鹿图》
(见上图),画法高超,生动准确。与本幅作品有相同的
画法,但构图左右不同而已。本件作品倒是与易元吉《枇
杷猿戏图》极其相似,这与画史的记载相吻合。
在宋代亦有画猿猴著称的易元吉,如他的代表作之一《枇
杷猿戏图》(如右图)。画里的两只黑猿分据苍劲大树的
枝干上,一只稳定地蹲坐在粗壮的主干,另一只则攀附于
悬垂的枝丫,长臂高举,重心下降,配合垂坠的枝条,让
易元吉 《枇杷猿戏图》
牟仲甫 猿戏图 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