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饕餮——中国古代重要书画专场
P. 25
李鱓《双松图》赏析
LI SHAN TWO PINES
李鱓(1686-1762),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墨磨人等。江苏兴化人。康熙五十
年举人,五十三年曾供奉内廷,后官山东滕县知县,因触犯权贵,弃官为民,在扬州
卖画自给,成为“扬州八怪”中重要的画家。擅长花鸟画,从蒋廷锡、高其佩学画,
擅工笔花卉,后受林良、陈淳、石涛画法启发,放笔写意,能工能写,绘画题材广
泛,是扬州画派中面貌变化最多的一位画家。
李鱓《双松图》,为纸本水墨,截取古松两株,一虚一实,一斜一正,伫立于画幅右
方,枝叶纷批下垂,左上方题曰:“诗家习气比龙鳞,画手雷同寿意陈。我道两翁秦
汉物,敢将墨汁貌先民。乾隆十五年春,复堂李鱓。”乾隆十五年即1736年,李鱓时
年50岁。画面笔墨奇古,大有“梦幻水墨魂可游,烟雨难锁寻仙踪”的不拘绳墨,天骨
开张的奇效,体现他超常脱俗的艺术思维模式,属于李鱓绘画成熟时期较为典型的大写
意艺术风格。
李鱓绘画,一生三变。初入宫廷时,奉帝旨随学者官员画家蒋廷锡习画。蒋廷锡是清
康熙、雍正年间著名的花鸟画家,为“常州画派”的重要成员。蒋廷锡学恽寿平没骨
画法,然变其纤丽之风,开创了“蒋派”花鸟画。李鱓在和蒋廷锡学画的过程中,深
感蒋派画风画法并不适合自己的性情和审美情趣,而又和指画家高其佩习画。离开官
场后,李鱓取法徐渭、八大山人、石涛,研习大写意画法,此作便为李鱓此时期的佳
作,笔墨酣畅淋漓、劲健而有生趣,充分张扬了其个性。然而他毕竟曾入宫廷画院的
画家,其作画无论怎样变化,其纵横之中始终不失严谨的法度。
此作曾经陈半丁和刘安溥旧藏。陈半丁(1876年5月14日-1970年1月29日)即陈年,
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近现代活跃于京津画坛的著名画家。陈半丁家境贫寒,自幼
学习诗文书画。早年在上海拜师吴昌硕。40岁后到北京,初就职于北京图书馆,后任
教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擅长花卉、山水,兼及书法、篆刻。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
事、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会会长。1956年在北京举办个人作品展览。有《陈
半丁画集》《陈半丁花卉画谱》《当代中国画全集·陈半丁》行世。1970年1月29日,
陈半丁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陈半丁一生,以其鬻画和教学所得,购藏大量古书
画,与古为徒,被誉为画家中的藏家。
刘安溥(1891-1974),字和盏,号湖涵,浙江湖州南浔镇人,为南浔首富刘墉(1826-
1899)之四子。为国子监生,候补道员,钦加三品衔,赏戴花翎,立堂号景德。其家
为南浔四象之首,以丝业发家。刘湖涵在上海拥有大量房地产和钱业巨资,信誉卓
然。杭州新新饭店的原址“孤云草堂”为刘湖涵及其兄弟的祖产。刘湖涵善蓄书画、
古籍、碑帖,收藏甚富。
李鱓 双松图 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