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南风——广东美术作品
P. 40

Lot1140-1143为岭南古籍碑帖信札写本专题


            李邕·《端州石室记》释疑







                                “五岳归来不看山,料应未上                  厚积,人亦不以爲咎也。”史称李邕曾书碑版八百余,
                                七星岩,劝君放眼寻将去,更                  多受寺庙,名人之请托,且多为自作碑文,故所得酬金
                                有蓬莱在世间。”位于广东肇                  甚多,人或有“谀墓”之讥。正因为他能拯穷恤孤,家
                                庆市北郊之七星岩景区,素以                  无厚积,为别人撰书碑文,收取报酬,并非只为肥已,
                                水木清华,风景画胜享誉于世。                 所以“人亦不以为咎”。
                                晚清福建人陈建侯之题咏 , 画
                                龙点睛地提请世人 , 此间如蓬                李邕所书碑版虽多,但流传至今,已不足一成。最有名
                                                                                                  ,
                                莱仙景 , 切勿错过。其间岩悬                之行书碑当数《麓山寺碑》及《云麾将军碑》其传世楷书,
                                斗极 , 翠叠玉屏 , 天柱日出,波             就衹有《端州石室记》了。
                                海澄霞,山光水态,晴雨交辉,
                                                               《端州石室记》是李邕被贬岭南,于唐·开元十五年初
                                置身其中 , 当不知尘鞅世虑为
              唐代  李邕 《端州石室记》                                   途经肇庆,被七星岩之山水灵秀所感动所写下的妙文。
                旧拓及原石(局部一)      何物。而最令搜奇探秘之士流
                                                               其文词优雅,恍惚瑰奇,既赞颂七星岩石室之幽深敞奇,
            连忘返者,当是其有“千年诗廊”之誉的古今名人留下
                                                               大可以栖真修道。又抒发其对此邦官守毕公守恭治政有
            的摩崖石刻。无论诗文之清新俊逸、即书法之雄奇苍莽、
                                                               方。“人乐其业’使流离失所者得所归止,使独立特行
            兼美刚柔,真草隶菜,琳琅满目。当你驻足其前 , 面壁
                                                               之士乐此安居的由衷钦佩,且在刑清政简之暇,得以叹
            凝神,莫不心魂陶醉。其中为世所珍赏者 , 当数唐·李
                                                               赏湖山,弦歌行乐,用时尚的话説可谓“幸福’之至。
            邕之《端州石室记》。
                                                               《端州石室记》为李邕传世唯一之楷书,难寻比照,所
            《端州石室记》楷书,其末暑开元十五年正月廿五日李
                                                               以历代聚讼纷纭。但从书法艺术上欣赏 , 其结字雍容浑
            邕记。另末行刻宋乾道已丑年九月……,其下残缺 , 当
                                                               穆,线条圆韧,横向取势,较之其传世行书之峻拔鹰扬,
            是重刻之时间 , 或记刻工姓名 , 未可臆断。
                                                               如出他人之手。其横竖笔画起收顿挫厚重,中段提收瘦
                                                               挺。如者、寄、昔、兮等字之长横;坤、外、特、列等
            李邕 ,( 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 678- 唐玄宗天宝六年·公
                                                               字之竖。撇捺开张 , 时有隶意;如人、天、介、乂等字
            元 747),字泰和,广陵江都人 ( 今江苏扬州 ),曾任左
                                                               之斜捺;迹、遨、避、远等字之平捺,肇字之斜撇,以
            拾遣,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故人称
                                                               及列字之撇变圆钩等。加以有些竖画有意收缩,更使字
            李北海。
                                                               势扁横 , 如平、锦、中、千等字。此外,其结字大都中
            李邕之父李善 , 便是为梁·萧统《文选》作注者。李邕                         轴紧凑,右右伸展 , 所以整体都显出横向取势,中官紧
            家学渊源 , 少年时便聪慧知名,                                   密、左右开张。人谓钟繇书古雅有余,刚柔兼备,去古
            且性格刚直,为人慈惠。据《旧                                     不远,多有隶意。《端州石室记》书风则颇近钟繇。
            唐书》载 ,“邕早擅才名,尤长
            碑颂,虽贬职在外,朝中衣冠                                      李邕传世碑拓墨迹,多是行书。其法古出新,逸足跨
            及天下寺观多赍持金帛往求其                                      竈之概,早已誉满尘寰。忽睹此循规蹈矩之《石室记》,
            文。前后所制凡数百首,受纳                                      与其习见书风,判若两人。赏会之余,每生疑惑,致
            馈遗亦至巨万。时议以为自鬻                                      有疑非出自邕手之问。且邕楷传流,僅此一记,无从
            文获财,未有如邕者”。而宋·朱                                    比照,无怪世之存疑致诘。然《金石文字记》评李邕
            长文《续书断》云 :“李邕重财                                    之《叶有道碑》云:“书法秀逸闲雅,不见欹侧之态,
                                                               蔡君谟谓是邕书最佳者,良然”。可见李邕书法,并
            爱士,爲文长于碑颂,而复多
            自书,人奉金帛以请,前后所                                      非一味欹侧取势,也有秀逸闲雅,襟正神凝之作。且
            受巨万。然能拯孤恤穷,家无                唐代  李邕 《端州石室记》        锺繇是书法由隶变楷之宗祖人物,二王实亦系出锺繇。
                                           旧拓及原石(局部二)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