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5 - 文津——中国书画
P. 185
123
123
董作宾[1895-1963]《校勘的课题和答案》手稿
镜心 水墨纸本
提要:本作品为董作宾《校勘的课题和答案》手稿。全文近两千余字,揭示
了校勘在读书写文时的重要作用。并指出除书籍阅读之外,在报刊发
表的文章中也能常常发现有错别字、将文字添置错行、英文翻译不准
确、用错误词语表意等错误。其认为不应忽视校勘,提出要将校勘看
作是获取知识和学术的课题与答案,重新诠释了校勘的非凡意义。
著录:《大陆杂志》第1卷第5期第9页,大陆杂志社,1950年9月15日。
说明:董作宾[1895-1963],原名作仁,字彦堂,又字雁堂,号平庐,河南
南阳人。1923年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历任协和大学、中州大学、
中山大学副教授,在中山大学与傅斯年结为知交。1928年后,专职于中
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曾主持殷墟发掘工作,并对甲骨文
进行全面系统研究。与罗振玉、郭沫若、王国维并称“甲骨四堂”。
26×76.5cm 约 1.8 平尺
RMB: 20,00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