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0 - 文津——中国书画
P. 180

在近现代波诡云谲的历史进程中,在二十世纪风云激荡的革                         舒同书法,宽博端庄,圆劲雄强,用笔老道,藏头护尾,自
            命浪潮下,中国共产党党内涌现出了这样一位红色书法家:                         成一格,是现代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

            他出身江西农家,五岁学书,十四岁成名,为乡里作“杖国延年”                      此幅舒同书法立轴,为舒体的典型面貌,其所用皆为颜氏一
            擘窠大字,魄力沉雄,似有凌云之志;他锐意进取,追求进步,                       脉的外拓用笔,除特定的长笔画竖式字外,其他皆成横势,
            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江西东乡县支部书记、                      给人之观感更显朴拙雄强。其用笔以铺锋顶笔为主,又在其
            县委书记,在革命的逆境中立场坚定,靠鬻字为生,辗转寻                         转折处多用绞转之法,使得其圆劲更足。在本幅中“阵”“横”
            找党组织,坚持回归革命队伍;他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                         二字,其结字框架大致相同,作者却用三法加以区分,一是
            五次反 " 围剿 " 作战,在长征中仍然笔耕不辍,并参与创建、                    调整重心,“阵”的偏旁缩于长横之上,又有车的竖画加以
            扩大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还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平衡,使其重心位于其中部,而“横”却是使其上疏下密,
            做出过重大贡献;他题写了延安“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校牌,                        重心在下;二是因其笔画多少来调整线条粗细,“阵”笔画
            还写了大门左右两边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字校训,                       少而左右联系较少,用线较粗,“横”的笔画较为琐碎,若
            从此驰誉全党全军;                                          用粗线会更显凌乱;三是因地制宜,下笔必先胸中有意,纸
                                                               张篇幅,文字多少,悉数在内。“千人”为此幅透气之所在,
            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陕西省委书
                                                               而右四字笔画较多,若透气,则定然不是“笔阵”二字,“扫”
            记、******副院长、***顾问委员会委员,却从不居功自傲,而
                                                               若轻则整幅必然头重脚轻。因此,看似无意,实为必然。加
            是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并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倾尽心
                                                               上落款部分,十分合理地形成了 Z 形的轻重布局,巧妙又不
            力;
                                                               失协调,殊为难得。
            著名的民主人士、画家何香凝将他与于右任并称为“国共两
                                                               作为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舒同在书写此句时,必然充满了对
                 ,
            支笔” ***则称赞他是“红军书法家、党内一枝笔”,他就是
                                                               于“我心我腕”的自信和对于传承中国书法文化的自豪感;
            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创始人和第一届主席、“舒体”创始人—
                                                               而作为一位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舒
            舒同。
                                                               同在挥运之际也一定会回想起“红军当年草上飞”的峥嵘岁月;
            舒同是中国书法事业的继承者和开拓者,他自幼倾心古代碑                         再结合书写时间“一九七九年”,则这幅佳作所寄寓的玉宇
            帖,师法颜真卿、柳公权、何绍基,但师古不泥,变法求新,                        澄清、继往开来的豪迈心境更是呼之欲出了。
            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创立了著名的“舒体”。



                                                               118
                                                               舒同[1905-1998]书法“笔阵横扫千人军”
                                                               立轴 水墨纸本
                                                               释文:笔阵横扫千人军。
                                                               题识:一九七九年,舒同。
                                                               钤印:舒同之印、舒同七十后书、虚怀若谷
                                                               说明:舒同[1905-1998],又名舒宜禄,字文藻,江西东乡
                                                                    人。是中国书法事业的继承者和开拓者,中国书法家协会
                                                                    创始人之一和第一任主席,第二、第三届名誉主席,中国
                                                                    文化艺术界联合会荣誉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
                                                                    员,第十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三、
                                                                    十四、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特邀代表,第一、二、三届全
                                                                    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70×91.5cm  约 14.0 平尺
                                             [舒同作六尺大字]
                                                               RMB: 100,000-150,000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