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8 - 中国书画夜场
P. 268

2569







               于非闇  1889-1959  世世和平

               Yu Fei'an  Peace Dove

               鏡心  設色紙本  1953年作
               mounted; ink and color on paper; painted in
               D:    cm.      /  in.

               RMB: 1,600,000-1,800,000


               【題識】世世和平。一九五三年七月,非闇。

               【印文】首都花鳥寫記
               【展覽】1.「妙機其微—現當代中國工筆畫大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2年11月。
                      2.「現當代中國水墨回望三十年(三)」保利藝術博物館,2012年11月。

               【出版】《妙機其微—現當代中國工筆畫作品集》第13頁,保利藝術博物館,2012年11月。

























                   我國有悠久的養鴿歷史。唐代張九齡養傳書鴿,名之曰「飛奴」。五代黃荃父子繪制的鴿圖,經《宜和畫譜》
               著錄的就有八幅之多。晚明山東鄒平張萬鐘曾撰《鴿經》,記錄了不下百數十種鴿子。故宮博物院亦珍藏鴿譜四
               種,由蔣廷錫、沈振麟、焦和貴等繪制,經歷數朝而成,鴿種繁多,工筆彩繪,描寫逼真,且多數標有鴿名。

                   1949年4月,第一屆世界和平大會召開之時,畫家畢加索創作了一隻和平鴿作為祝賀。由此鴿子的形象被賦予
               了新的時代意義。隨著新中國的誕生,鴿子成為許多畫家筆下的題材,以表示祝願祖國永世和平的真摯情懷。

                   于非闇對鴿子非常熟悉,這種熟悉是因為他居住生活在北京,年少的他便接觸老北京市井的雅玩嗜好並沉浸其
               中。二十年代,他相繼寫出《都門釣魚記》《都門蓺蘭記》《都門豢鴿記》和《都門蟋蟀記》,並在《晨報》上連
               載發表,獲得過讀者的激賞,其中《都門豢鴿記》便是于非闇自己養鴿經驗的總結。他曾寫到「設於閒暇,豢數十
               雙,放之空際,當茲大好春光,蔚藍天氣,負手面天,以視我‘飛奴’衝鋒陷陣之好身手,雖為樂不大,足以睥睨
               一世耶!

                   于非闇的《世世和平》創作於1953年7月,此時于非闇64歲,畫面中描繪了兩只和平鴿展翅翱翔於雲際中的場
               景,一隻是黑白相間,另一隻為白紅相間,兩者和諧的向彼此探望,有著含情脈脈之呼應感。構圖上打破陳規,用
               筆雙鈎填色,剛柔相濟,著色艷麗雅致。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