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2 - 中国书画夜场
P. 242
2560
陸儼少 1909-1993 太湖東西洞庭山對卷
Lu Yanshao Dongting Eastern and Western Mountain Scroll
手卷 設色紙本 1951年作
hand scroll; ink and color on paper; painted in
× cm.× / × / in.× 约 . 平尺(每幅)
RMB: 8,000,000-10,000,000
《洞庭東山圖卷》
【題簽】(劉旦宅題)陸儼少《洞庭山色圖卷》,丁丑(1997年)春,旦宅題。印文:旦宅
【引首】(謝稚柳題)洞庭山色圖。稚柳。印文:壯暮翁、稚柳
【本幅】東洞庭山法海塢,其上則莫釐峰也。辛卯春日,為藜青友契寫,陸儼少。印文:陸氏、儼少、骫骳樓
【鑒藏印】虛懷齋收藏印
【後紙】(謝稚柳題)煙波雲岫,瞬忽變幻。洞庭縱橫,盡在筆墨之中。乙亥(1995年)冬日,題陸儼少《洞庭山色圖卷》,壯暮翁謝
稚柳巨鹿園居。印文:壯暮翁、稚柳
(啓功題)陸儼少先生筆具造化之工,落墨便有宋人之工、元人之韻。僕曾見其寫少陵秋興八景小卷,景物變幻,賦色沉古,
雖黃鶴山樵不足過也。今復睹此雙卷,水墨沉厚,源於董巨,青綠秀蒨,依稀停雲家法,乃知大手筆固無所不能也。前歲遽歸
道山,其遺跡更為世所珍重,而飛鳧人從而偽作,好事者不能辨,真賞之士愈(逾)益球圖視之矣。此雙卷蓋真跡之精者,藏
家幸什襲焉。丙子(1996年)冬日,啓功時年八十又四。印文:元白、啓功八十以後作、丙子
《洞庭西山圖卷》
【題簽】(劉旦宅題)陸儼少《洞庭莫釐峰卷》,丁丑(1997年)春,旦宅題。印文:旦宅
【引首】(程十髮題)洞庭莫釐峰。程十髮題。印文:十髮、程潼、三釜書屋
【本幅】予友葉子藜青以明路文貞公撰書《唐內侍張丞業傳》,並澹歸上人書《路公別傳》,合成一卷藏於家。蓋君舊居在震澤之東
洞庭山,去法海塢不數百武,其上則莫釐峰,而路公馬鬣實在塢中。此皆童時游釣之地,而壯歲以還,有志四方,日以桑梓為
念。既得路公卷,山中文獻斯為僅有,緬懷鄉哲,因屬予寫法海塢圖,又以具區三萬六千頃,莫釐、縹緲二峰隔水相望,請援
趙魏國故事,繼寫消夏灣一角,合成東西兩洞庭圖記。予曩歲兩至其處,煙波雲岫,瞬息變幻,筆墨無靈,曾何足以盡之,甚
愧藜青之請,兩圖既成,爰書其後。辛卯三月,陸儼少並記。印文:陸、儼少、骫骳樓
【鑒藏印】虛懷齋珍藏書畫印
【後紙】(徐邦達題)莫釐縹緲望東西,一筆(陸探微有一筆畫)描來世孰齊。馬鬣崇賢聞葉子,披圖法海(塢也)更淒迷。一(第二
字應書成釐)。
海上同游事已塵,白頭剩我未歸身(余旅京,半世未南旋)。為追魏國雙圖跡,填札還教出富春。二。
此陸宛若兄中歲為藜青葉子寫太湖洞庭東西二山圖,卷中有法海塢,雲有明路文貞公振飛馬鬣封在焉。余按:路公生北地曲
周,雖明末流寓蘇州,然末節走居海島,又曾赴永明王召,未及而卒於途,不知何以得葬洞庭山塢,此據陸兄跋中葉子雲雲。
宛若畫筆差近元人,如此卷是已,素為余所欣慕。今兩君皆已隔世,惟余白頭衰頹,無濟於時用。燈下展讀雙圖,意思惘然,
為書二絕句於後。東海徐邦達並記。印文:孚尹、徐邦達印
(劉旦宅題)元湯垕謂,李成胸次磊落,寓意於山水,曰寓意者,即以山水之狀寫己之襟抱也。今觀陸儼翁《洞庭東西山合
卷》,乃壯歲力作,翁備歷轗軻,胸多壘塊,一寓之於畫,其境視錢選、黃公望略同,故頗有相合處,至兩山之春秋萬象,讀
者會自得之。丙子(1996年)歲暮,劉旦宅記。印文:劉渾、旦宅、吉祥
【鑒藏印】虛懷齋珍藏書畫印
【出版】1.《虛懷齋藏陸儼少書畫集》第268至271頁,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年1月。
2.《陸儼少全集·一》第74至77頁,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年10月。
3.(洞庭西山圖卷)《大觀月刊·第31期》第60頁,(台北)雅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2年4月。
【說明】1.蘇富比香港,1998年4月27日,編號171。
2.拍品畫心與題跋裝配有誤。現《洞庭東山圖卷》之題簽、引首、謝跋應屬《洞庭西山圖卷》;現《洞庭西山圖卷》之題簽、
引首、徐跋應屬《洞庭東山圖卷》。
3.上款葉藜青,名逸,號石林後人,江蘇蘇州人。實業家,曾師從趙叔孺,後為吳湖帆弟子,工山水、花鳥,富收藏。
【注】本件拍品標的處於保稅狀態下,默認提貨地為中國香港,詳見《保稅拍品競買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