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4 - 中国书画夜场
P. 144
2534
徐悲鴻 1895-1953 雙鵝
Xu Beihong A Pair of Geese
立軸 設色紙本 1939年作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r on paper; painted in
× cm. / × / in. 约 . 平尺
RMB: 800,000-1,000,000
【題識】邦珍先生雅正,廿八年秋,悲鴻。
【印文】東海王孫
【說明】上款「邦珍先生」待考,應為當時南洋實力人士,或為慕名而來的僑領之屬。
此幅作於1939年,是徐悲鴻盛年時期的精心之
作。1939年年初徐悲鴻由香港乘荷蘭輪「萬福士」
直駛新加坡,在星洲受到了隆重的禮遇與廣泛的歡
迎。那裡有知己的盛情款待,黃曼士的「芽籠江夏
堂」、韓槐准的「愚趣園」雅集了郁達夫、黃葆
芳、張汝品、徐君濂、廣洽法師等數位知交。1939
年至1941年旅居新馬印的徐悲鴻正值生命的壯
年,和藝術創作的***時期,留下了一大批優秀作
品,而他為「邦珍」所作的書畫皆為精品。
徐悲鴻畫鵝步驟 徐悲鴻贈邦珍作品 徐悲鴻擅畫動物,其水墨動物畫融合東西繪
畫之所長,以西畫造型融合傳統筆墨,個人風格強
烈。徐悲鴻以畫馬著稱,亦擅長畫貓、喜鵲、雞和鵝,他的創作和應酬畫作品多以馬,貓,喜鵲和雞為主,鵝卻較
為少見,且鵝也是傳統中國畫中少見的題材。徐氏的動物畫在30年代中期後進入成熟期,鵝以其高貴而潔白的形象
也成為備受追捧的題材。
此幅寫兩只白鵝相伴的悠閒恬淡的鄉村景致,一隻縮頸凝眸似正尋覓啄食,一隻引頸向上似在高歌。徐悲鴻以
濃墨率筆勾勒,再潤以淡墨皴染出鵝的體積感。以線代面,運用線條粗細、濃淡、軟硬的不同和線條之間的組織、
走勢而實現。用筆勁健而神氣嫻靜,抑揚挺拔而有頓挫。並施以白色,筆墨及設色上既有傳統水墨畫的特色,中西
融合的又借鑒了西畫光影處理,將大鵝紅冠紅蹼白羽憨態可掬的形象生動傳神地表現出來。畫面左上角一叢竹葉探
出,蒼勁有力的筆墨將一片片竹葉有韻味寫出,使水和墨的張力達到極致。再以淡赭渲染水岸,花青色烘托勁筆寫
草叢,襯托出白鵝潔白的羽毛,通幅畫面色調給人以暖融融的感覺,充滿和曛的陽光,格調清雅,一派祥和靜穆、
從容安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