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0 - 中国书画夜场
P. 270

2566







               張大千  1899-1983  冷香飛上詩句

               Zhang Daqian  White Lotus

               鏡心  設色紙本  1975年作
                                                                                           大千居士在摩耶精舍賞荷,即使沒有荷池也要在荷缸植荷
               mounted; ink and color on paper
                                 7
                           7
               76×152 cm.  29  /8×59  /8 in.  约10.4平尺
               RMB: 1,200,000-1,500,000

               【題識】冷香飛上詩句。六十四年乙卯六月寫似,希平仁兄法家教

                      正,大千張爰。
               【印文】張爰私印、大千、環蓽盦、長共天難老
               【來源】作品直接得自於上款人家屬。









                   「冷香飛上詩句」出自於南宋詞人姜夔《念奴嬌 . 鬧紅一舸》。意為「翠碧的荷葉間掠過一陣清涼,花容粉
               艷彷彿帶著殘餘的酒意,水草叢中灑下一陣密雨。荷花嫣然微笑倩影輕搖,幽冷的清香飛上我贊美荷花的詩句。」

                   自古而今,愛荷、詠荷、畫荷的名家不勝枚舉。徐渭潑墨寫意,開創大寫意花鳥新境界;八大用墨造境,放任
               恣縱,將大寫意推向高峰;石濤當以氣勝,得之精神,出之紙上。和他們一樣,在眾多花卉題材中,張大千偏愛荷
               花,並曾自述「乃效八大為墨荷,效石濤為山水」承認其荷花技法受石濤與八大影響最深。學者馮幼衡比較大千早
               期的墨荷與石濤、八大的荷花後發現,大千的荷葉與荷莖取法於八大,充滿氣勢;荷花畫法則脫胎於石濤,花瓣勾
               勒、花心點染,繼承傳統的同時又賦予畫面強烈的視覺張力,充滿現代性。
                   一九七一年夏,張大千一家遷入加州南部距離卡梅爾小鎮不遠的著名景區seventeen miles的新居「環蓽盦」,一
               住就是五年。這裡蒼松翠竹環繞,他挖土為池,壘石為山,修亭築台,四處蒐羅產於中國的花草樹木遍植園中,每
               到荷花盛開之時便凝佇觀賞。他將荷花的浴日,舞風,過雨,傲霜等千姿百態銘記於腦海中,使其在作畫時,信筆
               揮灑即能得池塘清趣。

                   張大千曾在與糜耕雲的聊天中闡述自己的藝術主張:「中國畫重在筆墨,而畫荷是用筆用墨的基本功。」到了
               晚年,他的荷花大多是沒骨與寫意的風格,格新韻古,著重強調荷花的物情、物理和物態。

                   「冷香飛上詩句」完成於一九七五年,系大千先生晚年佳作。彼時張大千眼疾加劇,在「環蓽盦」靜養。上款
               人希平先生托友人上門拜訪求得此作。畫面構圖疏密有致,用筆豪放靈動。初觀畫作,視線被右下角一片怒放的荷
               葉所吸引。老辣狂野又卓然飄逸,佔據畫面近乎一半的空間,正如大千居士自己所說的那樣,畫荷葉「就像漢朝人
               寫隸書,要逆入反出」。濃淡變換的荷葉間掩映著兩朵相依相偎,燦然盛放的白荷,攲側錯落,飄動浮沈,下方兩
               只花苞似是襁褓中被呵護的新生兒,含苞待放。葉好花成之後,畫家將荷葉淡敷以花青,朦朧之間頗有「雲破月來
               花弄影」之意,初夏的荷塘呈現一片水氣氤氳,盎然生機。

                   畫面右上方鈐有白文方印「長共天難老」,該印系一九四六年方介堪為大千居士所刻。鮮見於居士的畫作中,
               另見於大千賀吳湖帆先生七十大壽之作「冷香飛上詩句」與其他贈與重要畫家的畫作之上,大千先生對此幅作品的
               珍視程度可見一斑。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