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5 - 中国书画夜场
P. 265

2565  于非闇  1889-1959  連理牡丹















                                                                        異品殊葩共翠柯,嫩紅拂拂醉金荷。

                                                                        春羅幾疊敷丹陛,雲縷重縈浴絳河。
                                                                        玉鑒和鳴鸞對舞,寶枝連理錦成窠。

                                                                        東君造化勝前歲,吟繞清香故琢磨。

                                                                                      —宋徽宗《書牡丹詩》





                                                                        常記彭州送牡丹,祥雲徑尺照金盤。

                                                                        豈知身老農桑野,一朵妖紅夢里看。
                                                                               —陸游《憶天彭牡丹之盛有感》











                                                        1936年于非闇剛剛辭去北京《晨報》文藝副刊編輯一職。一九三七年,北平古物陳列
                                                    所附設「國畫研究室」 (後更名為「國畫研究院」及「國畫研究館」),于非闇與黃賓
                                                    虹、張大千等被聘為導師,這段難得的時光,令他 有得天獨厚的機會近觀內府名跡。從題
                                                    跋「既寫連理牡丹,復臨徽宗此詩」可知,于非闇根據北宋徽宗趙佶《書牡丹詩》詩意繪
                                                    本幅《連理牡丹》,又復臨宋徽宗原詩。 本幅正如宋徽宗詩中所寫,一株枝幹上生出兩種
                                                    牡丹名品,一曰「迭羅紅」,一曰「勝雲紅」,艷麗尊榮,皆冠一時之妙。

                                                        「疊羅紅」和「勝雲紅」都是當時彭州所獨有的牡丹品種,天子褒揚也成為天彭牡丹
                                                    在宋朝盛極一時的官方證明。在彭州東北不遠丹景山,這裡的牡丹自南北朝而始,隋唐大
                                                    盛。與洛陽牡丹相區別,因彭州又號天彭,故又名為天彭牡丹。當年杜甫客居成都時便尤
                                                    喜愛天彭牡丹。他在詩中留下 「紫萼扶千蕊,黃須照萬花。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這樣精美的描寫,讓天彭牡丹的美融於天地之間。至宋代天彭牡丹則臻極致,與洛陽齊
                                                    名。丹景二字,便是牡丹盛景之意。陸游在《天彭牡丹譜》中記述:牡丹,在中州,洛陽
                                                    為第一。在蜀,天彭為第一。

                                                        于非闇的牡丹幾乎可以稱「古今第一」,在他的繪畫作品中,宋人高古的氣韻,精到
                                                    的筆法與色彩的艷麗並不衝突,不會因「艷」而顯得「俗」。艷美之色與高古之意,整體
                                                    地貫穿在于非闇的作品之中的,是一種格調,也是識別其作品的根本。畫牡丹幾十年,同
                                                    時從寫生、緙絲中汲取養分,由此形成屬於自己的于氏風格。他尤其重視寫生,每逢牡丹
                                                    花期,便去各個公園寫生積累素材。七十歲生日時,還前往北京頤和園畫牡丹。

                                                        先生愛寫牡丹,筆下所出甚豐,皆名品,如「墨灑金」、「墨魁」、「朱砂紅」、
                                                    「崑山夜光」、「胡家紅」等。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