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2 - 中国书画夜场
P. 252
至,無以復加。 宜,表現出物象的內在氣質和生命力。畫中葫蘆懸空搖
曳,富貴之氣溢於紙上;芙蓉碧紅花綠葉,艷而不俗;
日本藏的吳昌碩作品大多是四尺條幅,這與日本
杏花枝幹以篆籀入畫,抑揚頓挫,金石味極濃;幽蘭則
建築結構有關,因為幾乎每家每戶都建有「畫龕」以備
用行草筆法,活潑流暢,鬆動飄逸;荷葉以大筆飽墨揮
掛書畫作品,高度、寬度正好適合四尺條。還有一種格
寫,依枝幹之勢,上下錯落,濃淡相生,元氣淋灕;芭
別,就是煎茶道的茶室,他們會掛一些超巨幅的書畫作
蕉用墨清淡,乾濕適度,極富神韻;鳳仙花用沒骨法畫
品,比如曾流行過掛王鐸、張瑞圖、倪元璐、黃道周、
成,施以署紅,用色沈穩,素雅清高;鐵骨紅梅金石氣
傅山等巨幅超長作品。儘管建築偏低矮,只能展現出一
縱橫,老辣蒼勁,氣象崢嶸。每幅各以行書題寫詩句,
個局部,但足顯主人的氣派了。還有就是日式雙屏這樣
或長或短,依畫面佈局精心安排。此套屏風展示出缶翁
的豪華形式。所以,在日本偶爾也會有一些巨幅吳昌碩
厚積薄發的繪畫功力施墨渾厚沈穩,濃淡乾濕,怡然自
作品的收藏。如在北京保利拍賣2017年秋季拍賣會中2.093
得,得花木之形,亦特具墨華韻致,設色點紅嫣然,輔
億成交的吳昌碩《花卉十二屏》,便是極為特別的吳昌
以嫩綠點染,顏色更加沈穩,營造出古雅酣暢的意韻。
碩巨製。
日下部鳴鶴1914年行書蘇軾詩於對扇,每幀皆近五尺高,
此套吳昌碩與日下部鳴鶴的書畫合璧屏風與吳昌
再裱於金底屏風,清華與金屏兩相輝映,燦然一堂。
碩《花卉十二屏》相同形制,含日式八曲屏風一對。其
觀此屏風形八曲一雙、兩對並置之形制,非日常家
中,吳昌碩1912年用趙之謙筆意,作芭蕉、杏花、鳳仙、
中所用。應由當時一位鐘情金石書畫、崇敬蘇東坡之藏
葫蘆、荷花、幽蘭、芙蓉、梅花八種。吳昌碩筆墨設色
家定制。可請得中日兩位頂級金石家之墨跡組為一屏,
重、拙、大,金石味道十足。用墨濃淡乾濕,各得其
亦非尋常人可達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