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2 - 中国书画夜场
P. 232
2557 張大千 1899-1983 空行母
空行母小考
空行母,即護持密乘行人及教法之女性護法,亦為 「蜀郡清信士張大千敬造」的這幅女性神祇畫像,
對一切修密乘的女人之尊稱;就更廣義而言,女性之佛 依畫面上方的藏文題記可知,為「金剛亥母」。之所以稱
陀皆為空行母,如二十一度母、尊勝佛母皆是……種種 「亥」,是因為她頭側長有豬首,豬屬亥,在藏傳佛教
密典所開示,空行母實在是密乘教法和修持的最主要之 中,豬被喻為「痴、貪、嗔」三毒中的「痴」,金剛亥母
主體之一……總之,空行母(亦譯作明妃)是密乘之護 即是消除痴毒、勾召智慧之象徵。然觀本幅畫像,神祇頭
法、行者伴侶及指導者,代表空性及慈悲,以女性之姿 側並無標誌性的豬首,此種情形恐非孤例:北京故宮博物
態而出現,大概指化身所出之天女相,行於天空,故名 院藏「乾隆五十年(1785)十二月二十四日收,章嘉胡土
空行。—張澄基著《密勒日巴道歌集》 克圖進」之「大利益梵銅琍瑪陰體金剛亥母」黃銅立像亦
未見豬首。且本幅題記亦是藏文「金剛亥母」之簡略寫
法,而金剛亥母的神格也較為複雜,在不同的藏傳佛教派
別中,關於其敘述有所不同,所以本文避繁趨簡,將主要
就神祇所持幾大器物加以說明。
大千在敦煌的幾年間,全部花費達「五百條黃金」之 金剛亥母是空樂之根本,也是成就一切之源,屬於空
多,生活已然非常拮據,但是還能用金粉來描繪此幅作品, 行母主尊,為藏密噶舉派主修空行。空行母的字面解釋即
可見大千對佛教的虔誠,更可見此幅作品的珍貴。 為「穿越天際者」,這也象徵性地表明瞭,這是一個沈浸
張大千敦煌時期大部分作品,都被留在了成都,目前珍 在空性體驗中的神祇。狹義而言,空行母為護持密乘行人
藏在四川博物院。1949年12月,國民黨撤離大陸的最後一批飛 及教法之女性護法,亦是對一切修密乘的女性之尊稱,廣
機即將起飛,張大千帶著他精選的幾十幅臨摹敦煌壁畫和自 義而言,女性之佛陀皆為空行母。故張大千繪制的本幅畫
己珍藏的部分精品,要求同機撤離。機上的國民黨高官深知 像題簽作「西藏空行母」。
這些畫作的價值,然而,飛機嚴重超載,幾經磋商,無奈之 作為已獲得成就,教法護法或圓滿智慧女神的空行母,
下,機上的人員最終決定撤下已經上機的部分黃金,而帶上 通常被畫成裸體舞姿狀,觀本幅畫像:一面二臂,身紅色,
大千先生的這批畫卷。就這樣,這批張大千最珍貴的收藏和 頭戴五骷髏冠,有三隻眼,表示能觀照過去、現在和未來。
作品離開了大陸,抵台後,此幅作品就來自於寶島的資深藏 左臂彎里架有一根天杖,左手拿嘎布拉碗,右手持鉞刀,頸
家,或許其就是被張大千帶到台灣的幾十張作品之一。 掛五十人頭花環,身佩珠鏈,右足懸空,左足踏一人屍於蓮
花日輪座,象徵戰勝魔障,身後有般若烈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