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0 - 中国书画夜场
P. 130

2534







               李可染  1907-1989  陡壑夕陽

               Li Keran  Travelling in the Mountains

               鏡心  設色紙本  1962年作
               mounted; ink and color on paper
                                7
               58.5×45.5 cm.  23×17  /8 in.  约2.4平尺
               RMB: 1,800,000-2,200,000


               【題識】陡壑夕陽。可染畫。一九六二年作於北戴河。

               【印文】可染、在精微、所要者魂
               【展覽】「李可染作品特展」,北京今日美術館,2005年5月。
               【出版】《散珍集成─私家藏中國書畫》(壹)第102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說明】本拍品經李可染之子、李小可先生鑒定為真跡。


                   從1960年開始,可染先生在自然風景寫生的基礎上,進入了再創作的階段,他稱之為「採一煉十」。意思是
               說,直接到大自然去寫生,就像是開採鐵礦石,只不過是創作的第一步而已;要把礦石煉成鋼,更需要比開採礦石
               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它是畫家在緊張的創作活動之余的心靈休憩、自由書寫,拋開了大山大水的結構束縛,
               從而能以一種更靈活的方式,嘗試山水表現手段的種種可能性,展示畫家內心的「意境」追求。李可染的再創作,
               顯示了他過人的智能才華,一系列令人贊嘆的佳作相繼問世,這些佳作以別開生面的藝術境界,成為二十世紀六十
               年代中國山水畫的時代標誌。
                   現有材料中,從1962年開始至1964年,是李可染創作的一個高峰期,在此期間先後共創作了7幅《萬山紅遍》。
               本件作品正是創作於1962年,表現的應該是黃山景色,「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許多畫家都對黃山
               情有獨鍾,李可染也是。「搜盡奇峰打草稿」,不僅是石濤的豪言壯語,更是李可染的創作理念。李可染曾幾次登
               上黃山,力圖將黃山用新的筆墨語言表現出來,以表現出深邃渾厚的意境。                                                          李可染《人在梅花万点
                                                                                                          中》1962年作于北戴河
                   李可染的水墨畫一掃逸筆優雅的文人積習,尤其是那以悲沈的黑色形成的基本色調,深深地捉住人們的感覺,                                       69.8×47cm 北京荣宝2018
                                                                                                          秋,成交价人民币1380万
               而在這悲愴旋律的制約下,畫中即使偶有淡淡的幽雅,也會被這「黑色世界」造成淒迷的基調。1954年後他以造化
               為師,屢下江南,探索「光」與墨的變幻,形成獨特的風格,可以用「黑」、「滿」、「崛」、「澀」來概括其藝
               術內涵,無疑地,李可染為水墨世界開創出新的格局。他的畫面結構,更讓人感受到一種屹立千年的中國山水。一
               種範寬式的飽滿構圖,山勢迎面而來,瀑布濃縮為一條白色的裂隙,用沈澀的筆調一寸一寸地刻划出來,綿綿密密
               地深入到畫面的每一個角落,在一張紙上,表現出最大最豐富的內容。

                   此幅 《陡壑夕陽》來自他的長期的對外寫生,筆下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飽含著他的黃山情結。畫中的山
               巒起伏,彩霞湧動,斜陽余暉下,金光璀璨;中景處位於主體部分應該是黃山清涼台,畫中人物在此觀景暢遊,遠
               山疊嶂起伏,綿延千里,畫中飛瀑從山林深入奔騰而來,一瀉千里;潺潺溪水與靜謐山林形成明顯對比,互相襯
               托,寧靜而又和諧。山石的厚重與光的流轉、樹林的飄柔在對比中達到和諧,在統一中形成對照。畫中之景都源於
               自然,又非對自然的簡單摹擬,而是李家山水的創造。

                   從時間上看,這幅《陡壑夕陽》是李可染轉折期的作品;但從筆墨和形式上,則是典型的新山水,表明李可染
               在此時期已經形成體系。畫面沒有用其後期黑密的筆墨去把黃山之美遮蔽,而是用赭色點染,在表現煙霞的同時,
               更讓黃山之煙雨朦朧的感覺十分突出,同時更讓畫面充滿一種通透感。氣象多變、煙霞幻化的黃山在畫家的筆下更
               加氣勢雄渾。以千峰萬壑為主體的視覺圖式是李派山水積墨法與素描體面造型法完美融合的圖式,也是成功把握自                                         李可染《黄山烟霞》1963年
                                                                                                          作 68×46cm 北京保利拍卖
               然造化總體氣象的經典圖式。                                                                              2023春,成交价 1725万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