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中国书画夜场
P. 128
2533
李可染 1907-1989 荷塘清暑圖
Li Keran Living by the Lotus Pond
鏡心 設色紙本 1985年作
mounted; ink and color on paper
7
1
73.5×42 cm. 28 /8×16 /2 in. 约2.8平尺
RMB: 4,000,000-5,000,000
【題識】荷塘清暑圖。一九八五年歲次乙丑可染作於師牛堂。
【印文】可染、李、白髮學童、陳言務去
【說明】Lot2532-2533均由李畹家屬提供。
在中國傳統繪畫里,「消夏圖」也許不是得到最多的藝術家描繪的,但卻是傑作迭現的題材之一。早在宋朝,
馬麟就有《荷香消夏圖》、趙令穰也有《湖莊消夏圖》,此後,這一題材被後世的藝術家多方渲染、臨摹,遂洋洋
成一大族。事實上,「消夏圖」反映的是典型的文人情趣,這也是它廣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儘管李可染的身份與傳統文人已經不可一概而論,但畫中透露的文人情趣卻是一致的。現在所見李可染最早的
《消夏圖》為1946年所作,這幅《荷塘消暑圖》則為1985年繪制,只是仍然延用了此一題材慣用畫法:獨特的環形
構圖,淋灕酣暢的筆墨,垂柳、水榭、荷塘與夏山的點線面組合。儘管表現的技法和筆墨不同,但其意境,似乎還
是馬麟《荷香消夏圖》之類。
不過,既時隔40年,李可染的藝術追求與風格卻發生了巨大變化:強化整體感,強調光的表現,佈局講求水墨
黑白之間的對比。畫中飽含水分,極富氤氳之致,水榭背倚的夏山、塘邊垂柳與塘中風荷,以濃墨渲染勾勒而成;
濃陰環抱的水榭、荷葉取淡墨,間以留白,著意水光粼粼的表現;以柳絲低垂和細荷孤立,寫出似有微風掠過的氛
圍;榭中二人閒坐,既似靜聽柳陰中鳴蟬長歌,亦似陶然於水塘間的荷香。與早年《消夏圖》筆意高簡、不求形似
不同,此作既強調自然規律,又屬意意象的慘淡經營,黑白灰的調子鮮明響亮,意境也由早年的高古瀟灑變為渾厚
蒼茫。 李可染《荷塘消夏圖》1985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