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中国书画夜场
P. 113
老人畫鷹特別拿手。鷹嘴、爪是最難畫的,但他能將嘴長有鈎、特
別堅硬,爪強健而銳利的特點充分地表現出來。鷹眼也難畫,要畫出鷹
眼的特別敏感和敏銳。畫羽毛翅膀也與一般鳥類不同。畫翅膀尖端和尾
巴要中鋒乾筆,要蒼勁有力,畫羽毛也要有力並且還要把硬毛有光澤的
質感畫出來。一般人畫鷹,難畫它的雄健,只畫得輕飄飄,毫無力量。
老人為了表現鷹的雄健力量,把鷹胸腹灰白色用焦墨畫出,表現了重
量,精神自然不同。
——節選自胡佩衡、胡橐《齊白石畫法與欣賞》
松鷹圖是齊白石的傳統題材,也是他的代表性畫題。他的家鄉湘潭
丘陵起伏,馬尾松很多(即白石老人所畫之松)。老人《畫松》詩曰:
「衡岳亦有此松,已經七朝風煙。何以不使我歸,閒聽祝融流泉。」
「祝融」是南嶽衡山的最高峰,他在北京畫松,想的卻是衡湘家鄉的松
樹,是祝融的流泉。我們知道,鄉思正是齊白石晚年繪畫創作的內在動
機。齊白石喜畫鷹,且多畫立於松樹上的雄鷹。堅凝挺拔的蒼松配這樣
的猛禽,顯示的是力之美,隱喻的是英雄、勇敢和高瞻遠矚等等。如其
題詩寫的:「連年看汝立,嘴爪世應稀。殺氣層霄上,飛搏眾嶺低。」
這幅《松鷹圖》作於93歲。九旬後的白石老人,精力漸弱,畫面形象與
結構趨於簡略,筆墨也漸次粗放,但自然生出大巧若拙、真率樸厚之趣。此
圖鷹體比例頗大,幾與松樹平分畫面,以粗筆淡墨畫松乾,重墨畫羽毛、目
睛、爪和松針,層次分明,筆墨厚重,是老人晚年典型的粗放風貌。
—郎紹君
松鷹圖中,畫松樹傲然挺立,上立有蒼鷹,目光如炬,「鷹」寓意
「英雄」,剛健有力,而「松柏」則有長壽之喻,松鷹相贈***是暗寓領
袖有大丈夫英雄之氣,表現出畫家所要表達的是對國家民族和平發展的美
好祈望,對人間幸福、天下太平的美好祝願。
對於齊白石而言,鷹圖在其創作的許多作品中有著極為特殊的地位和
意義。鷹之付諸紙絹形象,往往取其英雄獨立、卓爾不群之勢。鷹圖的創
作時間主要集中於20世紀初期及以後,也就是齊白石60歲之後,這時的齊
白石在藝術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所以鷹圖中就可能包含了在經歷
時間的沈澱之後的純熟技藝,以及其所獨有的文化內涵。並且,鷹圖創作
的時間與其尋找新的繪畫思路的時間相吻合,所以,鷹圖中所蘊含的寓意
是多樣的,在齊白石的筆下,也是具有許多獨特性和代表性的。
齊白石生逢亂世,半生飄萍零落人,不幸中之萬幸為其終得以安逸於京
華而獲善終。在五十年代後期,「故鄉無此好天恩」即是他自覺能苟全性命
於亂世的樸素慨嘆。看透世間蒼涼的齊白石,頗有一首自知自明之詩:「大
好江山破碎時,鸕鷀飽外別無知。漁人不識興亡事,醉把扁舟系柳枝。」
對於這位硯田老農來說,他的家國關懷,不在於春秋筆法之微言大義,大約
僅僅一幅《松鷹圖》足矣:白石老人的緣情寄物,松柏的風格、鷹的器宇軒
昂,映射出人格的堅忍不拔、氣壯山河、巍巍於天地的精神。
此作可見齊白石所繪的鷹比較文氣,貌似高逸溫文的文人雅士,有一
種雄視蒼茫大地的氣概。他所描繪的鷹借鑒吸收八大山人畫法,畫面中的
鷹以一種貴族般的形態屹立在蒼古的松枝上,高昂頭顱,脖頸微彎,形態
優雅,其中羽翼的毛絨質感是用碎筆而成。蒼古的松枝從右上方逐漸彎曲
垂入畫面,整個畫面給人一種溫潤之感。
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