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万物静观皆自得—溥心畬的诗画翰墨
P. 18

吃,尤其碰上适口的,定要吃到吃不下为止(陈巨来说溥                         媛夫人通文墨,知典章,字写的好,画也清雅,夫妻日常
          一顿可吃三十只蟹,我有点怀疑,不过溥心畬胃口好也是                         除琐事闲谈,余事无外诗文丹青的唱和。与自己的另一半
          公认之事)。友人张目寒说他吃相难看,劝他:“可以不                         有共同的爱好,想是每个人都想要的婚姻生活。1930年,
          可以文雅一点呢?”他回答:“人生贵适意耳,管他好看                         中山公园水榭溥、罗伉俪联展,轰动京华,至今亦是佳
          不好看呢!”言谈之际,看的出溥心畬的在乎和不在乎,                         谈。溥心畬曾为罗清媛画作题诗,末句写“他时莫负西峰
          “天真淡泊”四个大约可以概括。                                   约,夜雨寒窗伴读书”,这是独属溥心畬与罗清媛的诗意
             溥心畬出身亲贵,又身遭飘零,最终故土难回。很                         爱情。清媛夫人逝后,溥心畬肝肠寸断,为亡妻作墓志
          多人读他的诗文书画,也说他忧郁萧苦,尤其到台后再无                         铭,忆发妻不仅淑慎温慧,奉尊长有庞氏之贤,更将之与
          愉悦开颜的时候。我觉得至爽而诚笃、天真淡泊、忧郁萧                         自己的爱情比肩梁鸿孟光。言词凄切,让人动容。
          苦,说的都对,而最能反映出他真性情的是他的爱情。身                            “长毋相忘”指向的是一种深情,古人常以此四字
          为王族,以钱、势、名望来说,年轻时的溥心畬在风月场
                                                            铸于铜镜背面,作为定情信物赠予心爱之人。溥心畬有
          中当有不少活动。但知道他的人都了解,溥心畬有妻妾,
                                                            “长毋相忘”印章一方,是印为何而治无从考证,但我却
          虽不能说“生平无二色”,但也从不搞花天酒地的事情。
                                                            深信此印独属清媛夫人。此为旧王孙心底至真之情。
             溥心畬的发妻是陕甘总督多罗特• 升允之女罗淑嘉,
          字清媛,有才名,善丹青,1917年与溥心畬结为连理。溥
          心畬与发妻的感情深笃,平日亦多赖妻子的照顾。记得读
                                                                              尚友古人
          过一封溥心畬写给罗清媛的家书,写在罗氏前往天津照顾
          生病的父亲之时,内容包括溥氏与教会关于恭王府地产的
          诉讼,亦涉家务银钱花销的琐事,字里行间不无妻子离                             关于溥心畬的艺术源流,前辈学者已有不少讨论。
          京,家中庶务无人处理,自己没了主心骨的意思。                            归其类大约如下:
             16岁时,跌下云端的溥心畬目睹了国破家亡,亲人                           画事。并无师承,因自幼受恭王府蓄藏名贵珍品熏
          四散,虽然避祸林泉,但四十里外的旧居之地王旗变换,                         陶,熟稔前人笔墨,故不曾以《芥子园画谱》开蒙,而是
          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折子戏演了一出又一出,无论袁世凯也                         以临摹家藏古画起手。最早得力于一卷无款宋人山水,以
          好,段祺瑞也罢,都有让姓爱新觉罗的旧皇室顷刻满门覆                         此卷奠基,旁通其它山水创作,后又研临马、夏,亦有唐
          灭的能力。身处巨浪飘零之中,可以给予溥心畬心理慰藉                         寅、文徴明面貌,再后又润以南宗之笔,骨肉丰腴。所作
          的,惟有朝夕相伴的发妻。                                      出入南北,食古而化,亦不拘定法,常借古人之手成稿,
             从西山避居到重回萃锦,罗清媛不离王孙身侧,                          经营之下却比原作更加精彩,是以后人以传统宗师,又或
          “晨昏展敬,有美奇姜”,奉婆母至孝,宽夫君心神。清                         “文人画最后一笔”赞之。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