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
P. 96
题 识 (一)乙酉初夏,似月秋二兄法教。大千张爰大风堂下。
701 (二)客舍龙堆古戍高,鞲鹰走马兴偏豪。稍怜瘦日无颜色,新觉微霜欺鬓
毛。鞑女自吹红筚篥,回人时进绿葡萄。待归故里更何乐?南望成都首漫搔。
书 行 煌 敦 沧 观 · 海 作 旧 敦煌旧作。书似月秋道兄吟定。张爰。
大 张 千 成 扇 钤 印 张爰、大千、张大千、张爰、四川张八
扇 骨 十六档扇骨,梅妃竹大骨,素竹小骨。
笺 、 金 色 洒 金 笺 洒 水 墨
设
上 款 “月秋二兄”即高明(1907-1976),字月秋,斋号延鸿馆。江苏南京浦镇南见人。
兄高华,系京剧名票,弟高岭梅即闻名近代收藏圈的“梅云堂”主人。高氏昆
仲均擅摄影,在业界广有知名度。在重庆时,高月秋经营美伦照相馆,这也
1899
| 是巴社相聚进行雅集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除摄影外,高氏兄弟均酷爱书法
1983
篆刻,亦痴迷收藏,与彼时画家均友善,尤其与张大千交厚。本场大观中,
有谪仙馆张大千赠高岭梅《小鹤卿》一轴,画上大千长题记录了其与高岭梅、
叶浅予等高朋在成都同观川剧的旧事,其与此柄均为高氏昆仲与张大千交往
相还之证。
乙 酉
来 源 中国嘉德 2011 春季拍卖会,第 1971 号拍品。
(
) 1945 年
作
此柄正反皆作于金笺之上,富丽堂皇,古意高华。字之一面面,大千录其敦煌面壁
时七律旧作,可见自敦煌归蜀两年后,大千仍难忘千佛洞盛唐气象。
转腕再看,入眼皆为唐风。敦煌归来后,大千明白了盛唐的色彩与气度,他将之
与耳鬓厮磨多年的五代宋元巨迹相融,再作山水,便于文人画的细腻入微处脱胎
而成为壮丽典雅的高古气象。此柄虽仅有方尺之地,但仍具堂堂之象。全幅以石
青、石绿、赭石、朱红、水墨挥洒,构图章法,坡岸披麻,点叶夹叶纯然出于文人
画传统,而远岸近石则用大面积石青石绿挥洒,配以华贵富丽的泥金扇笺,凸显
画面之厚重堂皇,雅艳交辉。这是敦煌归来后,大千奏响的盛唐遗音。这种用色
之法与吴湖帆、郑午昌、陈少梅皆不同,它不是来源于明人“用色如墨”的方法,
也不是脱胎于文人画笔墨趣味的书卷逸色,而是重视平涂勾勒,崇尚浑厚端严,
追求古意高华的盛唐样式。于此柄,我们不难发现远处坡岸和近处大石青绿重彩
的涂染,让线条几若不见,这是大千故意打破色与墨、线与面的平衡,从而让青
绿重彩引领画面的大胆之笔。这是大千对于盛唐气象的膜拜,是他对大小李将军
的致敬,是他对张僧繇、杨升的再造,更是廿年后横空出世的泼墨泼彩画法的内
在根由。
Zhang Daqian
Landscape and Calligraphy
Fan; ink or ink and colour on gold-fleck paper
Signed Zhang Yuan, dated 1945, with 5 artist seals
. × cm. × in. ჿ . Ԅ
RMB: 580,000-880,000
USD: 84,100-127,500
扇骨
080 | 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