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
P. 92
题 识 (一)溪山深秀图。仿北苑副使笔法为之,欲使知音赏之,烟岚云水,俯仰
掩映间也。丙戌春日沱水村居,爰。
700
(二)终日见天,不知天之高也。终日见山,不知山之高也。惟行之而远,
· 录 秀 山 深 恽 向 行 节 书 溪 旨 》 《 画 乃知北苑用笔,无笔不大,无笔不高,无笔不远。区区小技,仿其皮肉,
千 大 张 成 扇 而谓得之愈近矣,愈细矣,愈卓矣。鼠穴狮干,自谓无患不悟,安足道哉。
恽香题所仿董源画。丙戌之春,还居沱水,不时以此遣寂。大千居士爰。
笺 金 墨 钤 印 张季、大千居士、大风堂、张爰私印、蜀客
水
扇 骨 十一单素竹扇骨
1899
| 来 源 香港 1995 秋季拍卖会,第 297 号拍品。
1983 戌 丙
(
) 1946 年
作
距成都20余里的太和场是川西著名的水码头,府河于此日夜川流。府河,旧称沱
水,张大千1946、1947年间多在沱水边上的太和场钟家大院居住,这便是大千画
上常署“沱水村居”的由来。
1945年冬,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张大千立刻赶赴北平蒐购由于战乱散落民间的
古代字画,其中尤其让大千魂牵梦绕的就是一幅传为南唐董源的《江隄晚景》。
在北平,张大千反复奔波,终于在1946年1月如愿将这件董北苑的巨迹收入囊中。
大千得此画欣喜若狂,以“谢太傅折屐”的典故相比,数月间遍邀京城挚友赏鉴
题跋,至春日方南归,“还居沱水”。
此柄作于泥金扇笺之上的绝精之笔即作于此时。张大千对于董源的热爱是毋庸
置疑的,大风堂藏品中名迹磊磊,张大千最看重的就是包括前述《江堤晚景》在
内的4件北苑之作,故其曾有“当不令董老专美于前”的话。得到《江堤晚景》之
后,大千尚未南归便在昆明湖上依原本大小对临一幅,可见大千对此件的喜爱与
重视。回到沱水村后,圆梦《江堤晚景》的狂喜逐渐平静,大千开始以此为契机
日夜钻研“北苑法”,方知北苑法“无笔不大,无笔不高,无笔不远”之语真意,终
“大悟笔法”。
此扇纯然以北苑法出之,山用披麻皴,长披大抹,似疏而实,似漫而紧,疏朗松
秀,自然率真;用笔多变,尖笔和秃笔并用,中锋和侧锋互见,湿笔和干笔互溶,
变化多端,笔墨技巧堪称精湛之极。摺扇的方寸天地间,皴法、水法、树法无一
笔不是北苑,无一笔不是大千,每一寸俱水墨淋漓,华兹浑厚,浓至之中自具生
疏之致,叫人读之直呼过瘾。金笺纸滑,而大千却能将北苑笔墨烙印于此,见其
于北苑法揣摩之精深。
扇背大千行书录恽向拟董源画之题。恽香山山水出入宋元,对董巨一脉颇有心
得。作为“北苑法”的同好,大千与恽香山亦有时空神交,得《江堤晚景》后,大
千得窥北苑真意,方知恽香山前言不虚。华滋山水之后再录恽向之语,大略可窥
董北苑真容也。
Zhang Daqian
Landscapes and Calligraphy in Running Script
Fan; ink on gold paper
Signed Daqian Jushi, Yuan, dated 1946, with 5 artist seals
× . cm. × in. ჿ . Ԅ
RMB: 380,000-580,000
USD: 55,100-84,100
扇骨
076 | 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