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
P. 100
题 识 (一)乙酉冬孟,写似启明道兄雅教。大千张爰。钤印:张爰、大千
702 (二)辛丑岁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
流,望曾城, 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
书 行 陶 明 渊 金 顶 嵋 · 峨 游 诗 序 斜 川 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傍无 依接,独秀中皋,遥望灵山,有爱嘉名。欣对
张 大 千 成 扇 不足,率尔赋诗。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 留。各疏年纪乡里,以记其时
日。右渊明游斜川诗序。启明道兄爱其文儁雅,属为书之。乙酉冬仲,无量。
设
金 笺 色 洒 、 纸 本 水 墨 扇 骨 十一单贴红木葫芦头刻竹扇骨,双面阳文雕刻何绍基行书八言联句。
录文:行仁义事致远经方,读圣贤书明体达用。款署:秋八月,何绍基。
1899
上 款 “启明道兄”即刘启明,民国年间四川成都著名报刊《新新新闻》总编辑。
|
谢 无 量 《新新新闻》1929年9月1日在成都创刊,最初发行量为每日500份,后激增之
、 1983
2万份以上,至1949年已经成为成都报业市场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作为报
刊总编辑的刘启明雅好文艺,与川蜀艺术家关系莫逆,尤与张大千交好。从
1944年至1948年,《新新新闻》为大千先生在成都的各种画展宣传造势,为
乙 酉 其打开蜀地艺术市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重情重意的大千先生自然心存感激,
1884 遂以洒金成扇画赠刘启明,以示感激。得扇后,刘先生喜爱非常,又延请蜀
| ( 中名士谢无量撰书于扇背,一直珍藏于身边近50载,后释出市场,1990年代
1964
为徐展堂先生所获。
)
1945 年
作 出 版 1.《张大千精品集(二) ·上》,第 218 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年版。
2.《大千归来—张大千书画作品集》,第 84 页,四川美术出版社,2021 年版。
来 源 中国嘉德 2012 春季拍卖会,第 1212 号拍品。
1945年冬,抗战胜利的消息传至四川,张大千立刻北上北平,盘桓数月,蒐购包括
《江堤晚景》在内的古代名件,至次年春日方携重宝南归沱水村。此柄即作于大千
初抵故都之时。
扇之一面大千于金笺扇纸上写葱茏青城山,茅屋闲居,望江帆远来。此时的大千自
敦煌携来盛唐气象,笔底山水于平淡天真外愈显开张天岸,跳出文人画水墨为上
的宗旨,追慕绚丽堂皇的古老唐风。此扇虽不是山水大幛,却极尽天地辽阔。构图
左实右虚,共写山之雄强与水之辽阔,状出江山无尽的画意。又利用摺扇的形制,
安排江帆穿扇边自天际而来,再度阔大山水的意向,让人有无尽遐想。左侧山体亦
勾亦染,写草木葱茏之景,这是董巨一脉的笔意,但大千已明显从细腻入微向大
开大合转变,笔墨收放自如,圆转如意。而近山远景,白云坡岸的只此青绿,却是
大千从敦煌学来的法门了。大千于此处,不以皴擦、线条为主,而是以色彩涂染为
主,以矿物颜料渲染,兼带皴写,远山、峰顶、坡岸等处呈现出平涂的效果,实而
不失灵动,艳而不失丽雅,传达出高古悠远的的气魄。
扇之另面为谢无量行书做陶渊明诗。张大千与谢无量相交当不晚于1930年,是年张
母70寿诞,大千于大风堂设宴,海上同仁来祝者甚多,其中便有谢无量撰八言联为
贺。此后,谢、张二人时有交往,谢常撰联赠张,张亦有丹青相赠,亦有谢、张雅集
合璧之作,即如此柄。
Zhang Daqian,Xie Wuliang
The sunset of Mount Emei, Calligraphy in Running Script
Fan; ink and colour on sprinkle gold paper, ink on paper
Signed Zhang Yuan, Wuliang, dated 1945, with 2 artist seals
. × cm. × in. ჿ . Ԅ
RMB: 880,000-1,280,000
USD: 127,500-185,500
扇骨
084 | 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