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
P. 88

题  识   (一)湖山湿翠。用松雪法写为西爽吾兄正。甲午夏,吴湖帆。
                    699                              钤印:倩盦、倩庵词画
                                                     (二)合眼能教心太平,暮年难遣是诗情。樽中有酒方知味,坐上无棋早息争。山鸟不
                      翠 · 湿 湖 山 作 诗 自 行 书            来晨角动,湖鱼仍跃夜船行。人间扰扰春风里,看柳看花过一生。三月廿二日偶题却
                吴湖帆        本 纸 水 、 扇 成 色 设 本 纸 墨     寄湛翁湖上。右八年前旧作,书之以应敦良先生雅正。尹黙。钤印:沈尹默印、秋明
                                              扇  骨  十六档刻竹扇骨,唐云出稿,沈觉初刊刻。双面刻花卉。
                                                     款署:大石居士唐云。大石画,觉初刻。
                                              上  款  “西爽吾兄、敦良先生”即黄西爽(1906-1967) ,字文治,曾用名黄敦良、黄醒秋。浙江
               1894                                  吴兴人。出身中医世家,幼承父业,博览群书,触类旁通,医术精湛,是彼时沪上杏
                |
                   、
               1968                                  林圣手,中医泰斗。诊病之余,黄西爽极爱钻研文艺,尤其善作水墨山水,取法宋、
                沈尹默                                  元,笔墨颇有韵致。同时,他与沪上名家如吴湖帆、沈尹默、谢稚柳、陆俨少、吴青
                                                     霞等交谊深厚,获藏书法丹青良多,藏品丰精。
                           午 甲
                                              著  录  《吴湖帆年谱》,第 485 页,东方出版中心,2017 年版。
                           (
                                              出  版  《吴湖帆扇面选》,第 58 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1 年版。
               1883       1954 年
                |
               1971        )                  来  源   香港 2002 春季拍卖会,第 18 号拍品。
                           作
                                              说  明   此柄扇骨由唐云出稿,沈觉初刊刻。沈觉初 (1914-2008) ,浙江德清人。吴待秋弟子,
                                                     能画善刻,与谢稚柳、唐云、方去疾等人齐名。其刀刻作品遍及紫砂、扇骨、臂搁、笔筒、
                                                     砚台、砚木盖等。能以刀代笔,挥洒自如,一派大家风范。





           此柄集六位文坛、艺坛、杏林名家于一扇,彼时沪上文艺风尚,于此                         文人画设色观和海派设色观之后, 总结而出的 “以北润南” 的设色
           可有一观。                                                  技法和理念, 是独属于吴湖帆的色彩法则, 这给当时急需突破和变
           扇之一面由吴湖帆以赵松雪法写湖山湿翠。吴湖帆一生最推崇赵、                          革的文人画, 带来了 一种介乎青绿与水墨之间的新画风, 它的创新性
           董,山水多学其法,常有拟“松雪”、“玄宰”之法的画作。事实上,                        不是来自笔墨的个性和章法的奇绝, 而是设色的调和与重组。 这是
           吴湖帆长年经手、购藏诸前贤名手之巨迹,对世传五代宋元及近世                          吴湖帆对近代中国画贡献***的一点。
           诸家的绘画技法早已烂熟于胸,诸法融合无间,完全脱离传统绘画                          扇之另面为沈尹默行书写自作七律-一首。 沈尹默是 “二王” 书法
           流派的束缚,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以此柄看,山石皴法隐约可见赵                         最著名的研究者、 实践者与维护者。 以此柄看, 沈氏依扇笺规制作
           松雪影子,而远岸的披麻皴似董源,其间又夹杂巨然的帆头点,近处                         “九二” 布局, 形成视觉上的章法趣味, 续以洒脱行书从容运腕其
           山石皴法似解索亦有斧劈的痕迹,整作勾皴点染的运用,水墨和设                          间, 压提使转, 气脉通连, 二王的味道明显。 所书内容为沈尹默旧作
           色兼收并蓄,色墨淡宕中见明净,用笔浑厚而洒脱。所以,吴氏所谓                         七律, 此作为寄赠 “湛翁” 马一浮。 沈尹默早年任教杭州时结识马-
           拟某家,实为扬“我法”之面貌。                                        浮, 但彼此通信不多, 后蠲叟创立复性书院, 沈氏任董事, 两人诗文
           此外要说的是,此柄用色之法更是独属于吴湖帆的“色彩法则”。                          唱和方始不断。 马对沈的诗是称颂备至的, 曾言沈诗 “风神标格深得
           此柄用色以石青、石绿染山,赭石染岸,有苍浑雄实之感,这是传统                         力于陶公, 亦不刻意取貌, 是以为高” 赞之。 此七律大略可观沈诗高
           中国画常用的色彩,古意盎然;近处色、墨夹用点苔,淡色罩染,作                         妙。
           草木葱茏之姿,让画面有了“湿”的味道;粉白与石绿调重,点染近                         此柄受扇者为沪上杏林圣手黄西爽。 黄氏出身中医世家, 医术超凡。
           处山石,这是山间不知名的野花野草,它们如繁星点缀山野,生机盎                         行医以外, 极痴迷文艺, 琴棋书画无不精通, 因之与沪上艺坛名家多
           然;最后是一丛紫色的山花,“紫"并不是传统中国画用色的主角,吴                        有交往, 此扇即为佳例。 此外, 此柄扇骨大边由海派大家唐云出梅
           湖帆让紫色加入画面,占据不小的块面,画面立刻鲜活,且有浓郁生                         花稿, 沪上书画八大家之一的沈觉初操刀刊刻。 如此, 沪上文坛、 医
           机勃勃而出。整作用色艳而能雅,秀润且不失苍厚,有装饰风味却毫                         坛、 杏林六家汇于一扇, 实为难得。
           无匠气,用色奔放大胆而不失温柔敦厚。这是吴湖帆在融合了正统


           Wu Hufan Shen Yingmo
           Landscape and Calligraphy in Running Script
            Fan; ink or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Signed Wu Hufan, Yinmo, dated 1954, with 4 artist seals
             . ×   cm.      ×       in. ჿ . ௜Ԅ
           RMB: 180,000-380,000
           USD: 26,100-55,100


                                                             072 |  073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