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7 - 观古I——玉器金石文房艺术
P. 327
計,青銅容器外底裝飾陽線卷體龍紋主要流行於晚商至西周早期, 認為這組盠器的時代為西周中期後段的恭王或孝夷時期,現在根據
[7]
西周中期已很少見 。 2003年眉縣楊家村銅器窖藏出土逨盤銘文,可知盠器組的時代應是
昭穆時期 。如此看來,根據銘文格式將倗伯釐盤的年代判定在昭穆
[9]
時期,也是成立的。
倗伯釐盤銘文釋讀不難,內容簡單。第二行「初吉」是月相詞語,
即《尚書·召誥》《畢命》記載的「朏」,相當於陰曆每月的初二
或初三 [10] 。「甲申」是干支日。第三行「倗伯釐」之「倗」,應是
地名、國名或氏名;「伯」是兄弟中排行最長者,兼有族長或國君
之義;「釐」是「倗伯」的私名。「祖右」一詞在以往所見金文中
極為罕見,「右」並非佑助,而是以右為尊長之稱,師旂鼎銘有此
用法 [11] 。第四行「倗公」是「倗伯釐」的先祖尊長,此「公」應為
卒後尊稱,而非生稱。第四行末字和第五行首字合稱「天黽」,是
殷周金文中常見的復合式族氏名號。它位於「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
用享」之前,與通常綴在長銘末尾者或置於短銘句首者不同,這種
特殊的處置可能是出於照顧銘文篇幅排布的美觀而有意為之。倗伯
圖二 鳥紋盤(扶風齊家村78FQM19:34,通高9.2釐米、口徑34 釐盤銘文大意可譯為:某王年十二月初二(或初三)甲申日,倗伯
釐米) 釐為祭祀先祖尊長倗公製作了這件寶器,銘記族氏名號「天黽」,
讓後世子孫永遠享用。
總之,倗伯釐盤的造型和外底龍紋具有西周早期的顯著特徵,所飾
長分尾鳥紋雖屬於西周中期主流紋樣,但主紋作粗體淺浮雕狀,且 三、倗與天黽的系聯
以細密雲雷紋填地,顯然又帶有西周早期裝飾風格。因此綜合判
倗伯釐盤銘文內容簡單易懂,其中涉及到「倗」與「天黽」的關
斷,可將倗伯釐盤的年代定在西周早、中期之際,約當昭穆時期。
係,值得重點關注。
二、銘文考釋
殷商彝銘中的「倗」字是一個人的正面或側面形象,雙肩橫挑下垂
倗伯釐盤銘文書體方正舒展,排列佈局整飭,前三行每行六字,後 之物。與之相比,西周金文中的「倗」字形體差別很大,在具體語
三行每行五字(不含二合文符)且字體稍大,顯然是為了前後照應 境中的涵義,既有對親族成員的稱謂「朋友」,也可作為人名、地
對齊。銘文格式由四部分組成:紀日+某作某寶(尊)彝+族名+作 名、族名使用,其中用作地名和族名者關係密切 [12] 。2004~2007
器願望,要素較全。其中,句首「紀日」部分「唯王十又二月,初 年,山西絳縣橫水西周銅器銘文中有倗伯、倗公、倗孟、倗叔、倗
吉,辰才(在)甲申」,句尾「作器願望」部分「其萬年子子孫孫 姬等,以倗伯最多。綜合相關研究可以確認,倗伯來自媿姓赤狄人
永寶用享」,分別屬於林巳奈夫劃分殷周銘文格式的第35項和第54 群,雖然比鄰近的晉侯社會地位低,但在政治、外交還是文化方面
項,他認為句首紀日加「王」和句尾願望加「享」似是西周中期才 均有一定的自主性,以絳縣橫水倗伯為首的族群應是西周時期一個
[8]
出現的 。目前所見,類似「唯王某月,月相,辰才幹支」這一紀日 較為獨立的國族 [13] 。倗國雖不見於先秦史籍,但根據上述考古發現
法的時代最早的銘例,可舉二例。庚嬴卣銘:「唯王十月,既望, 和相關金文記載,其神秘的歷史面紗正被逐漸揭開,倗伯釐盤無疑
辰在己醜……」(《集成》05426);盠駒尊銘:「唯王十又二 為該研究提供了一例新的重要資料。目前來看,倗伯釐盤的時代明
月,辰在甲申……」(《集成》06011)。庚嬴卣的時代有康王、 顯早於橫水一號墓出土的倗伯爯簋,後者為恭王二十三年器 [14] ,所
昭王、穆王或西周早期偏晚、西周中期前段諸說,綜合器形、紋 以倗伯釐應是倗伯爯的先輩。倗伯釐盤上以雲雷紋填地的分尾長鳥
飾、字體特點,將其定在昭穆時期比較穩妥。盠駒尊於1955年出自 紋與橫水西周中期偏早階段的伯作鼎和芮伯作倗姬媵簋上的紋飾非
陝西眉縣李家村銅器窖藏,與之共存的還有盠方尊、盠方彝,以往 常相似(圖三、圖四),時代風格一致,發掘者綜合判斷該處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