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观美——中国书画专场
P. 66
《生命不息》為本組 水墨滲畫的「誤觸」更好的體現了山石受瀑布水流常年衝
拍品中唯一一幅水墨花卉作 刷形成的斑駁滄桑感和拙重的質感。水勢飛流直下,彷彿
品,畫面構圖簡潔,天地間除 激起層層水霧,演奏出充滿激情與活力的革命交響曲,蕩
了黑白,一無所有,指腹畫老 氣回腸。
乾,指尖畫新枝,疏密、虛
實、輕重、緩急所勾勒出的梅
《媽嶼》為從錢松喦游
花,已經是畫家的心中之梅
汕頭的憶舊之作,左邊的榕
了。指墨畫梅花,老梅發新
樹旁逸斜出,佔據了約二分
枝,既是畫新時代的謳歌,也
之一的畫面,蔥翠茂盛、姿
《生命不息》 是展露畫家老當益壯、自強不
態盤虯。以掌側橫疊而成的
息的豪邁精神。
山體和指尖畫出的小路,更
《水國秋》、《鵝溪月》、《波暖鴨肥》、《太湖舊
體現出海風吹拂下山路的秀
廬》均為錢松喦懷念家鄉所作,所作景物似乎均為隨意點
麗和險絕,遠處數片孤帆,
染,但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承載著畫家的無限的情
《媽嶼》 襯托出海天茫茫的空曠遼
思。如《水國秋》只畫兩叢
遠,疏密得體,體現了畫家得心應手的深厚寫實功底。畫
紅蓼,一上一下兩只翠羽,
家熱愛祖國歌頌祖國,下方題詩「故土迢迢從此離,療飢
《鵝溪月》畫一株煙柳數只
何處有歸期。揚帆一客頻回首,媽媽聲聲雙淚垂。混混坤
泊舟,《波暖鴨肥》畫一隻
輿行役嗟,倚閭望眼斷天涯。東風寄語諸遊子,震旦遍開
竹篙下鴨群在悠自在的游
幸福花。」詩味濃厚,十分得體,既體現了一位老人宅心
泳,人物悉數隱去,但是畫
仁厚、真誠善良的心願,也是畫家對八十年代社會建設充
面卻引人無限遐想。文人畫
滿生機和活力的贊歌。
那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
明末傅山論書法「寧拙毋巧,寧醜毋 媚,寧支離毋輕滑,
畫面感,瞬間鮮活起來。錢
寧真率毋安排」。這同樣是中國畫筆墨的最高境界。從 20世紀
《水國秋》 松喦出生於秀美的江南小鎮
70年代末到1985年錢松喦仙逝的七八年間,是錢老藝術創作的
宜興,成長於一個傳統的耕讀世家。他自小就對書畫有著
巔峰期。從這些指畫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錢老運用甲肉之間的
濃厚興趣,太湖之濱,家鄉山明水秀、魚美稻香的自然環
能力與功力,可以看出他駕馭各種構 圖的氣度和才性,可以看
境給予他心靈上的陶冶,他在溪畔放牧、柳蔭種瓜之余,
出他大處落墨,小心經營的意匠處理,可以看出他對筆墨結構
常常縱情地觀賞大自然美景。溫潤的江南景致既給他以藝
的匠心獨運與成功創造。
術的啓蒙,也奠定了錢松喦此後的藝術基調。
《山高澤長》是錢松喦很早就進行創作過的紅色革 「在社會主義文藝百花
命題材的山水,不同的是,這一次是用指墨描繪井岡山大 園裡,讓(指畫)這朵小小野
瀑。指頭作畫因其蓄墨量 花賦予新生命」,「姑從冷門
少,水墨注入畫面的過 程 中找一點事做,舊技法,新表
不如毛筆那麼均衡持久而是 現,」(語見錢老《指畫淺
斷斷續續粗細不一,變幻莫 談》)。這對於一個出生於季
測,具有斑駁離奇的效果。 清時代的老人來說,「以晚年
錢松喦在畫兩邊的山體時, 有限時間的實踐」,願為弘揚
多用短線條和圓點相互疊 中國指畫藝術,發展中國指畫
加,用凝練的「屋漏痕」表 技藝,做出精彩的人生答卷,
現山體層巒的厚重和深遠, 其精神實在是難能可貴,令人
仰欽!
《山高澤長》 《鵝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