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中国书画夜场
P. 85
2525 《早春》創作於1987年,是吳冠中的水墨畫創作高峰期的作品。吳冠
中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創作的水墨畫仍舊受到傳統水墨畫和西方水彩畫的
影響,尚未形成明顯的個人風格。在八十年代以後,其作品逐漸擺脫形體
的束縛,以現代設計構成的理念重構自然景物,形成了一種簡潔單純的半
抽象風格。承載著鄉愁的「江南水鄉」是吳冠中最喜愛的題材,也是實現
吳冠中 1919-2010 早春
其藝術理念的重要題材之一。他在這一系列的主題作品中設置了一種由
Wu Guanzhong Early Spring 點、線、面交叉縱橫而形成的複雜結構,用黑與白的塊面,弧線與曲線的
搭配構成了多樣變化的畫面,以幾何化的抽象元素來表現客觀對象的形
鏡心 設色紙本 1987年作
態之美,以純粹的點與線交織出節奏與韻律,在簡約與繁復之間探索出了
mounted; ink and color on paper
一種獨特的視覺表現形式。從此幅《早春》中可見一斑。《早春》的畫面
× cm. / × / in. 约 . 平尺
構成十分講究,寧靜的江南小村莊中,一行村捨橫向排列,鱗次櫛比,大
RMB: 1,000,000-1,200,000 片樹木向上伸出新枝,圍攏成一個三角形結構,左上角的署款、印章與右
下角的印章形成對角線之勢,景物排布簡約而巧妙。畫中的黑瓦、白牆、
【題識】學寧同志留念,一九八七年吳冠中贈。 門窗被簡化成大大小小的幾何色塊,屋頂的三角形、牆面的矩形、窗戶的
【印文】冠中寫生、八十年代 方形共同形成黑、白、灰的基調,這些黑、白、灰的塊面並不呆板,而是
【出 版】1.《吳冠中墨彩作品集》第32頁,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3年。 形態各異,上下左右並置、交錯、重疊,表現了層層推移的空間變化和深
2.《北京晚報」我就活在我的畫里」回憶吳冠中先生的丹青歲 遠感,一如吳冠中所說「簡單的幾何排列構成了無限豐富的形式感」。穿
插在村捨中的樹木以極具書法筆意的乾澀重墨寫出枝幹,再以深綠渲染底
月》2019年。
色,深綠上點染出密集的墨點,表現出樹木的優雅的姿態和旺盛的生命
【說明】上款人為吳冠中的學生董學寧。董學寧1956年出生於山東,幼年
力。最後在畫面上隨意點上絢麗的大紅、藤黃等色點,與樹木形成冷暖對
師從中央美院宗其香教授學習國畫,八十年代考入中央工藝美院
比,同時用鮮艷的色彩提亮畫面,渲染出盎然春意。此幅畫在抽象與具象
師從吳冠中、張仃等名家,畢業後留校工作,現為清華大學美術
之間達到了平衡,用筆恣意縱橫,用色大膽而豐富,通過黑與白、虛與
學院教師。 實、多與少的對比表現出簡約純粹的幾何構成之美,又傳達出了江南民居
的幽靜詩意,頗有傳統山水畫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