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中国书画夜场
P. 82
2524
吳冠中 1919-2010 初春
Wu Guanzhong Early Spring
鏡心 設色紙本 2000年作
mounted; ink and color on paper
× cm. / × / in. 约 . 平尺
RMB: 500,000-800,000
【題識】吳冠中,2000.
【印文】荼
【出版】《space繽紛》第116頁,2012年5月期,繽紛雜誌社。
上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吳冠中在《美術》雜誌上先後刊登了《繪畫的形式美》、《關於抽象美》以及《內容
決定形式》等文章,對當時以社會現實主義為主流審美觀的中國藝壇產生了劇烈波瀾,也為中國畫壇注入新泉源、
開拓新視野。
經過十年的探索,吳冠中於八十年代末期逐漸發展出完全抽象的風格,作品從清新淡雅的唯美,轉變至濃郁、
雄渾,並且更加強烈的情感表達。即便作品風貌如此抽象,其作品在具體內容上依舊保留著對於自然的再現性,
看他的作品,他的「形式美」都來源於自然,來源於生活,來源於真情實感,來源於祖國和人民,他自。他常
說稱這是「風箏不斷線「好景不等於好畫」,並為他的作品超拔世俗的現象而煞費苦心。他告訴人們「形式美」誕
生於「直覺、錯覺和幻覺」「精准寫實不等於美。」他面對自然萬物,移山倒海,移花接木,詩意的想象點、線、
面的抽象,錯覺的白日夢,採自然之「氣行萬物之「韻」,自然人化、人自然化,心物合一,自成莊周夢蝶之境
界,物與人無界域,飛也,舞也,化也,浩浩蕩蕩,讓有限通向無限「詩」和「韻」成為他「形式美超越現實,超
越自我,超越社會超越功利飛翔的翅膀。他的「形式美」實際是他繼承傳統藝術的另一條路,需要我們不斷在實踐
中咀嚼和理解。
《初春》就是這樣一幅有著強烈形式美的作品。畫面在暗灰色為底,描繪的冬天還未走遠,由明亮的綠、藍、
紅、黃譜寫出一幅動人的視覺交響樂。畫家以不同深淺與粗細有別的線條及色點,交織出層次分明的空間形象。畫
面中,看似隨意的斑斕色點及筆觸,標誌著春意盎然、百花盛開的景色。每一處細微的構圖都可被視為更宏大設計
的一部分。因此,看似混亂的筆觸及散布的色點,這些表徵特性都證明瞭畫家非凡的創造力與精湛的繪畫技藝。
吳冠中所代表的抽象繪畫與其它抽象繪畫的本質區別是,他保持了中國藝術對造型的執著。吳冠中的抽象繪畫
的線條雖然也表現了強烈的主觀情緒,但他幷沒有拋棄傳統中國繪畫的筆墨情趣,抽象的線條通過中國畫的寫意性
表現出來,看似隨意勾勒的線條流暢優雅,卻是對現實物象高度的提煉和昇華,滲透著深長的東方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