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明初 宁献王朱权制 “飞瀑连珠”琴
P. 63
默默拙庵不解禅,茫茫世味莫逢源。
一生和我惟琴韵,百事输人岂语言。
落款:「李氏拙庵识」,并款下刻「心摹」「手追」二印。
「康熙又壬寅年」,为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 1722 年;「襄平」为今辽宁省辽阳市的古称,
也即是说,当辽阳人李拙庵遇到这张琴时,琴已极为破旧,和其他杂物混在一起,他试
着弹了一下,声音极好,且从琴的题刻中知道此琴是明宁王朱权所制,叹息之余,他竟
然用很低的价钱得到了这张琴,重新修整之后,每当他在弹琴的时候,心中油然而生与「知
己谈心」之感。
李拙庵又何许人也?
夏莲居(1884—1965)藏清列子式「灵发」琴,上面有清雍正年间李廷栋的铭文,记载
了时任工部尚书李曲江赠雷击梓木后制琴的经过:
甲午,余公务□木空李云生者,又于雍正甲辰遇大司空李曲江,于育婴堂言
及往事,慨赐雷击梓木一片,乃命近石以成斯珍而操缦参发,律应宫商,吕谐徴羽。
夫良木无知,犹相□而不弃,况乎人伦有识?有不资善而成善者耶。襄平李廷栋
再识。
这段铭文的下面,也刻有「简」「之」二印。雍正甲辰为 1724 年,当时的大司空,应是
山东牟平人李永绍。铭文中所钤「简」「之」二字,就是李廷栋,字「简之」。
顺此线索,我查李放纂录《皇清书史》卷二十三,恰好发现了李廷栋的简介 ;
李廷栋,字简之,号拙庵,辽东人。雍正初官佐领。尤精于书,尝摹颜鲁公
书为其父辅公墓志,识者谓与《多宝塔》无二云。
所谓「佐领」,即满语「牛录」的汉译,「牛录」为清八旗组织基本单位的名称,掌管
所属户口、田宅、兵籍、诉讼等。最初的佐领统辖 300 人,后改为 200 人——由此可见,
李拙庵旧藏 「灵发」列子式琴 李廷栋虽然是汉人,然而他却能够成为八旗基本组织的首领,其才华可以相见,他擅书法,
精古琴。
夏莲居旧藏 这张「飞瀑连珠」经李廷栋(拙庵)珍藏了 142 年之后,又有了另一段重要的铭文,湖
南长沙古琴收藏家陆长森于「同治第一甲子」即公元 1864 年在龙池左侧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