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明初 宁献王朱权制 “飞瀑连珠”琴
P. 62

「而我得之,能无夙缘?」


          ——飞瀑连珠琴传承考







                                                                                  刘墨









          高罗佩在《琴道》一书中认为明琴乃古琴之巅峰。



          明代是古琴和古琴音乐的全盛期:权威的琴谱大量出版;琴人们竭尽全力收集古琴思想
          诸方面的要素,并对它们进行更为系统的整理。在明代追求雅致的大环境下,茶道、插花、

          风俗画和其他一些艺术形式都得到了人们的热情实践;古琴也找到了它适宜生长的土壤。



          除了皇帝本人,还有一些亲王也热衷于资助艺术和学问研究。为了复兴古代经典音乐,
          他们付出了许多心血……而且,也正是这些明皇室的成员,将明代的琴学研究和古琴音乐,

          推向了历史上的全盛时期。明代有四个亲王对古琴的痴迷是闻名的,他们是:宁王、潞王、

          益王和衡王。宁王朱权是他所生活的阶层和时代的典型代表。



          明代皇室宗亲不仅收集琴谱,弹琴,还经常有监制或斫琴之举,后人将宁王朱权、益王

          朱祐槟、潞王朱常淓以及衡王朱佑楎共称为「宁、衡、益、潞四王琴」。「飞瀑连珠」
          为明代「四王琴」之首,有「明代第一琴」之美誉。



          一



          琴背的铭文,多为清康熙年后所刻。


          龙池上方楷书刻李拙庵题识一:



              康熙又壬寅年,余遇此琴于尘垢中。扣之声铿然,知为臞仙所制,乃一良材,

          不禁慨然。竟以轻价得归。重为修理,一弹再鼓之余,恍如知己谈心,亦生平一
          快事也。



          落款:「襄平李拙庵识」,并钤「简」「之」印二方。



          龙池上方又刻行书七绝一首: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